3、探究写法阶段。

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问题,引导学生回过头再读课文,深刻反思,挖掘作者通过锤字、炼词、敲句、铸篇来表情达意的匠心;设计逆向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揣透作者的写作技巧。

①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何对比?这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②帝国主义、地主、资本家是怎样压榨剥削农民的?文章是用什么手法叙述的?如果改间接叙述为直接叙述效果怎样?

③文章分哪几个层次表达中心思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通过深究,学生知道:文章开头和结尾描写的河埠头景象、旧毡帽朋友心情的变化以及旧毡帽朋友和米行先生说话的语气等形成强烈的对比,

淋漓尽致地揭示了旧中国农民灾难深重的历史事实;文章运用间接叙述的手法,通过米行先生的语言、农民的心理活动,深刻地剖析了旧中国农民身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社会根源,有力地抨击了剥削制度的罪恶,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和真实性,读者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感受深切。具有一定深度和力度的探究,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起学生学习运用这些写作方法的意愿,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运用,确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