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种做法是,用其“疑”答其“问”。

小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还不够,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思维常会进入“死角”而不可自拔,这时,他们便会向老师提出种种怪问。例如, 有一次,我教学寓言《揠苗助长》,当时我正总结全文,猝不防,有一个学生举手说道:“老师,我发现这篇课文有问题。课文中那个种田人的儿子已那么大了,那个种田人又种了好多年的田了,难道他还不知道禾苗不是拔高就能长高的吗?他会揠苗助长吗?”说实话,备课时,我一点也没料到会出现这么一个怪问。对这个问题,无论是从这则寓言的内容,还是从寓言所寄托的寓意,都难以答得清。我冷静地思索了一下,迅速“计” 上心头,便利用他的“疑问”反问道:“你这个问题问得还挺有道理的, 不过,你想一想,这个人种了那么多年田,连禾苗不是拔高就能长高的道理都不明白,你们说这个人怎么样?”学生纷纷说:“这个人真笨”“这

个人不善于摸清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个人不注意总结经验”⋯⋯我说: “是啊,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揠苗助长呀,大家可不能学他的样子哟。” 然后,我还补充讲了关于寓言方面的一些知识,那位学生听了,满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