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的五个分析

“范例教学”认为教师在备课中应具有双重身份:一是教材编写者的身份,二是学习教材的学生的身份。具备教材编写者的身份,才能在备课中深刻领会教学内容,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编写的目的、要求、系统、结构。具备学习教材的学生的身份,才能去发现教材可能存在的难点是什么, 问题在哪里。

“范例教学”认为教师在备课上对教学内容应进行五个方面的分析, 每个方面又还有许多细目的分析,总称为“教学论分析”:

第一,基本原理的分析

分析本课哪些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今后教学起什么作用,选择哪些范例,通过探讨范例使学生掌握哪些原理、规律、方法和态度。通过这样分析,教师就明确让学生掌握哪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教学上有明确的目标,有利于教学中举一反三,使学生进行学习迁移。

第二,智力作用的分析。

分析这个课题内容对学生智力活动应起什么作用,这些内容学生是否接触过,是否觉得这个课题的重要,通过这样的分析,以便教师在教学时突出重点,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

第三,未来意义的分析。

分析这个课题对学生未来有什么意义,即对学生今后生活的意义,对今后前途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分析,以便教师在教学中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内容结构的分析。

即分析这个课题内容的结构,组成整个内容有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关系怎样,是否有层次,难点在什么地方,通过教学学生应获得哪些起码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分析,使教师进一步弄清楚教材内容,明确使学生获得什么系统知识,掌握知识结构。

第五,内容特点的分析。

分析这个题有哪些特点,哪些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哪些直观手段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什么作业使学生有效地应用知识,通过这样的分析,使死的教材因采用活的教学手段而达到活的教学效果。

“范例教学”强调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论分析,以便透彻地了解教学内容。不首先透彻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无从谈起。对教学内容已经作出了教学论分析之后,就进入备课的第二步——教学方法的分析和准备:例如分析教学过程的步骤,选择什么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教学辅助手

段等等。

范例教学主张用课题形式来代替传统的系统形式,这种课题的选择应当是发现的突破口,即通过它可以认识一些重要的基本知识。课题选定后, 如何完成它的教学,范例教学论专家们提出了种种设想,其中教育家 A·施滕策尔(Arnold stenzel)提出的范例教学过程四个阶段的设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以地理教学中“乌克兰的防汛林带”课题为例,说明完成一个课题教学通常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