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容量、节奏、层次控制法

“大容量、快节奏、分层次”不是互相分割的三个要求,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这里,“大容量”绝不单纯是指加大课堂上的知识容量; “快节奏”也不是指开快车、赶进度;“分层次”更不是指教育对象的分层次。那末,究竟什么是“大容量、快节奏、分层次”教学呢?

1、大容量 “大容量”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所有基本成分都应力求扩大容量。首先,是指数学内容的大容量。

科技革命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的迅速积累和老化。教材规定的内容会在这种情况下呈现相对缩小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深入地考察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考察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考察学生的发展特点,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实现这些内容与学科之间的合理联系,使教材内容更为充实,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应当充分估计学生的潜在能力和知识信息占有量。他们对实际生活的考察和自觉的创造性劳动,能使个别智力转换为集体智慧,使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融合。把学生中这些广泛的人际互动融进课堂,并把这些丰富的内容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能使学生更加高质量并且富有乐趣地去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另外,还应当充分考虑“五育” 之间的相互联系、“五四三一”的共同基础,从整体发展的高度去审视教学工作,安排教学过程,以此扩大教学内容。

其次,是指教学手段的大容量。从教的一头说,不拘泥于旧有的某些程式,应当尽可能地革新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合理使用包括现代教学技术在内的各种教学手段,使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简洁清晰,变得声、情、图、文、影、视、听并茂。从学的一头说,学生的学习方法越是多,灵活使用学习方式的技巧越是高,教学的经济意义就越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各种场合都高度重视选出最恰当的师生互动方式和教学相互影响的方案,选出控制学习活动的合理形式,把指导学生学包括在教学过程之中。

再次,是指学生思维的大容量,即指课堂活动的主体作用要发挥得好。教师要实现“大容量”教学,必须正确处理“主导作用”和“主体作

用”的关系,正确区分“教师劳动”和“教学过程”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的劳动和主导作用,就其本质来讲应当只是启迪性的,只有在学生的脑海中激起一系列问题,并通过他们的思维活动去再现、去释疑、去探讨的时候才会真正有作用。也就是说,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使学生的思维任务在其能力范围内得以最大范围拓展的时候,教学过程才能显得充满活力,知识的“大容量”也才能真正找到思维的大容器和大工厂,从而内化为学生的东西。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光是说“同学们要动脑子”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同学们的主体能量,只有在当老师通过自己的劳动,达到了使同学们感到有兴趣并且有必要动脑子的时候,才会象泉水一样涌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