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培养学生对问题和课题的繁感性。

这种提问的意图有两方面:一是达到学习计划的要求,二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比如,学生读了课文,要求他们说出写得好和受到感动的地方,并分别朗读出来,然后开展讨论,再重新认识和体会,就这样提问:

“读了课文,请指出写得出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此问能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课文内容,同时学生的回答是否符合提问的要求,亦可作为评价的依据。但是,仅靠此问,尚不能使学生对学习课题和问题产生充分的注意。于是,就要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问:“同一处地方,先后由三个学生来朗读。请大家注意听听,然后回答他们当中谁的朗读最能恰当地表达人物的感情?”问②恰好能使学生从怎样朗读得更好的角度,回过头来再去理解和体会①的提问。这样,问①和问②理解和朗读结合了起来,在相互补充的基础上,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去实现课堂学习计划的作用。又如,要求学生抓住不同场面中人物的感情交流,通过课文阅读认真

加以理解。于是教师先问道:“今天,我们阅读了课文中的第二个场面, 请把这部分中不懂的词和不理解的地方指出来!”在学生作出回答之后, 又提出第二个要求:“好吧,针对提出的三个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 从问①到问②,恰好实现了从“师问到生答”到“生问生答”之间的转移。从完成学习计划来讲,是顺理成章;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来看,确实是把问题交到了学生手里。对学生能否敏感地抓住问题,发挥其主体性,是一个必要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