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题目的要求和方法:

  1. 课堂上知识结构的设计,要符合认识规律。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在使学生学到新知识的同时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这里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为学服务,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能杂乱无章地讨论一气。要随时保持教和学的互相促进、同步进行,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 45 分钟的作用。

  2. 课堂上知识密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有人认为,“一节课讨论多少个问题,大可不必多虑,可长可短”。其实不然,知识密度不够,使课显得“干瘪”、松散;知识密度太大,又显得“拥挤”、心乱,学生“消化”不了,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只有知识密度恰到好处,既能充分利用一节课的分分秒秒,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给人以井井有条,环环紧扣的感觉。

如前面提到的那节课,知识密度的设计就很重要。这节课只安排总结各种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净化和尾气处理。对仪器安装、操作顺序及工业制法根本没涉及。这样安排,使这节课不但有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有充足的时间,把每个问题展开充分讨论。课堂充实丰满, 同时又不忙乱。

  1. 课堂上习题的设计,要根据知识内容的需要并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

知识结构和密度确定之后,讨论课好坏关键在于习题的设计。习题设

计得好,课堂就天衣无缝,顺理成章。学生不但能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而且能形成能力和开阔视野。因此,习题的设计,既要作到疏密适宜,又要作到深浅得当,还要有一定的覆盖面。

①习题的设计要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类型。

习题的设计,大体有三种类型:“诱导型”、“推理型”和“立体型”。关于概念的建立,习题设计往往采用“诱导型”,要求问题的内容角

度小,方向集中,突破性强,难点分散。步步逼近。

对于解释实验现象,探讨化学反应,化学计算等问题,常采用“推理型”习题。要求从已知到未知,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重点或难点的问题,可采用“立体型”的提问,即从不同角度, 不同侧面,采用不同形式,围绕一个中心,设计一套灵活多变的习题,用一题多问的形式反复强化,促进学生思维空间化。

②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和跨度。

由以上的实例可见,同一内容层层深入地提问,要求问题与问题之间必有一定的梯度,才能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梯度不能太大或太小,若梯度太大、学生接受不了,出现“卡壳”,学生讨论不起来,即使教师讲完之后,仍有一大部分学生不懂。梯度过小,学生会感到絮烦没意思,不屑一答,也讨论不起来。所以设计问题时,要使学生能攀得到,摸得着,有信心来解决。这样不断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再者,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来提问题时,要有一定的跨度。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维,而不是僵死在一个问题的死胡同里。

③问题的安排顺序,要有起有伏,不能平铺直叙。

人们对某一知识的认识,总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人的思维活动也总是有一个从思维活动的低潮到高潮的发展过程。因此问题的安排顺序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每个问题的位置和作用不是等同的,要能起到逐步形成一个或两个高潮的作用。每节课思维活动的高潮不宜太多,否则使学生感到疲乏、紧张、但没有高潮,也就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重点不突出,犹如一谭死水呆板平淡。

高潮的位置一般设在本课的中间稍后,如一上课就进入高潮,学生思维活动启动不起来,课上得就费劲。

  1. 演示实验的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要与教学层次有机结合。

“讨论课”问题的提出要层层深入,逻辑性强,同样演示实验也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紧扣教学内容、设计得好,课堂就既生动又紧凑。因此必须根据教学层次来安排实验,而不是搞形式、摆花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