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需要论证说理时,可采用论证式提问方式。
如“为什么说二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为什么酸碱相互反应时其克当量数相等?”等。这种提问方式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能力。
对于以上四种提问方式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种好,哪种不好。它们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熟悉各种方式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加以运用。而在教学实际中,为了解决某一较难教学问题,往往是交替使用多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地解决疑难问题。例如,有位教师在复习电解质这一概念的教学中,就交替使用了多种提问方式:① 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电解质有哪几个什么样的标准?(——说明式提问)
②硫酸、氯化钠熔液、石墨、蔗糖等四种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呢?(—
—选择式提问)③三氧化硫是化合物,它在熔化状态下虽然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却能导电,根据判断电解质的两个标准它应该是电解质啦,而事实上它又不是电解质,这是为什么呢?(——论证式提问)④盐酸是不是化合物呢?它又是不是电解质呢?请谈谈判断的理由。(——论证式提问)通过教师一系列有计划、有份量、多种方式的提问,既使学生对电解质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认识到一种化合物只有在熔化状态下或、溶于水能够导电,且导电的原因是这种化合物本身发生了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这种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否则就不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硫)又使学生对电解质的外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即了解到盐酸及所有无氧酸虽然不是化合物,但由于历史的习惯,人们都仍公认它们为电解质。虽然提问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但教师必须把握好密度,注意节奏,
提问不可过多或过长。由于提问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学生的心理处于紧张状态,所以时间长了,或太频繁了,学生的大脑就会产生疲劳感, 进而处于“抑制”状态。一节课不能全部是提问,其布局要疏密有致。提问还要注意节奏不宜过快,提出问题后一般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能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回答。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教师只要把握其要点,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慢慢体会、锻炼,最终一定能取得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