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言语平直的教学

这里讲的言语平直,与语言所要表述的内容无关,即不是指语义上的平淡无味,而是指教师在使用语言时,没有能够通过声调、节奏、速度等充分表现内容中潜隐着的附加信息。国外有人通过实践研究认为:“真正的含义似乎是靠辅助语言要素,而不是靠语言本身来表达的。”

教学语言的特点,固然与教师所教学科的性质有一定的联系。例如, 数学课上,教师的语言以简炼、明白、严密取胜;语文课上,以含蓄深沉或者热情奔放、富于形象等见长;音乐课上,又以生动活泼、俏丽清新来赢得学生,等等。但是这些不是绝对的。不管哪种性质的学科,教师的言语过程都不能平直死板,否则学生就会兴趣索然,教师的讲课也无法吸引住学生。教师的言语表情特点,需要主体溶化进必要的情感因素。言语平直的教学之所以吸引不住学生,或者是因为讲课没有激情,于是给人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或者是因为把握不住情感外露的分寸,于是无法做到该奔放时奔放,该纤巧时纤巧,该恬淡时恬淡,该恢谐时恢谐。音量高低失当、缓急失度,学生极易产生疲劳感,使讲课失去本身应有的魅力。从言语的节奏变化上看,它更多地与教师心理停顿有关,而心理停顿又取决于教师对所要表达内容的正确理解,否则语气语调就反映不出疏密有致、抑扬顿挫的特点来。“平平淡淡地念稿子”式的语言,不仅不利于材料思想内容的表达,而且也无法体现教师驾驭材料的那种自信,当然也就难以吸引住学生。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这一特点上看,言语平直的教学没有文采, 建立不起所要表达客体的生动形象,因而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直观效果”。这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他们那颗善感的、“用心灵去体验世界”的心灵,在教师平直的言语教学中,折断了合理想象的翅膀,言语表达能力也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因为在这样的教学中,他们无法接受到语言的再造形象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