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个别抑制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素质上的差异,或是其它方面的因素,常常会发生学生违纪现象。如果任课教师不能妥善地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将会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上课时因为个别学生纪律不好,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批评,以期望达到教育大家的目的。实际上这样做其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有时会因此而发生师生对立的场面。这样不但教师自身的教学情绪受到影响,教师的形象、威信受到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教与学。

在个别学生违纪或不专心时,教师若能正确地运用个别抑制的方法, 妥善地处理学生的违纪现象,象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当发现个别学生不专心或有违纪现象时,教师可有意对有关学生提醒一下:“×

×同学,请注意考虑这个问题,等一会请你起来谈谈。”这样,使该生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点被迫转向另一个兴奋点——准备回答问题。由于教师的暗示,使学生产生外抑制,原来不合乎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兴奋因得不到强化而逐渐消退。再如,当教师发现个别学生不专心时,可有意边讲课边走到他旁边,或者站立一会,或者在不引起其他同学注意的情况下,在该生课桌上轻敲几下,使学生知道教师已注意到自己不专心听课,于是就停止原来不合乎要求的行为或思维,使自己的注意力逐步转到学习上来。这种情况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称为内抑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成功地运用抑制的规律,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当然,工作细致的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对个别不专心学生以暗示外,还常常在课后再找其谈心,防止其以后上课出现类似情况。使其每当“旧病复发”时,就想起老师的教诲,从而得到自我抑制。

课堂教学中的兴奋和抑制规律的运用还很广,教师若能把握好兴奋与抑制的规律并把它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将大大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