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并不是个新问题。它经历了一个从兴起、低落到又流行的马鞍型发展过程。早在 19 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各阶层子女纷纷进入学校,学生水平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那种按年龄编

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刻板强求各类学生齐步并进,结果造成大批学生留级。针对此种情况,当时的资产阶级现代教育派,便提出各种各样的按智力能力和学习成绩分组分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后,教育家们通称之为分组教学。

综观各国,分组教学组织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校外分组,相当于国内现在的重点,次重点和普通学校;校内分组,相当于国内现在的重点班

(尖子班)和普通班。校外校内分组除按综合智力水平划分以外,还有按特殊能力(种类)分班的,班内分组是把一个班不同水平的学生分为几个组,对“后进生组”加强辅导,使他们赶上全班进度,对优等生组给予辅加课教学,使他们扩大知识面,学得更深一些。

这些分组形式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到 50 年代初曾受到过批评,说这是歧

视“低能儿”,不民主,一度处于低潮。当 1957 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后,西方资产阶级特别是美国受到震惊,感到科学技术有落后的危险, 便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能力分组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再评价,形成了新高潮。

西方教育家们认为,当前他们正处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这种社会有着高度的分工,它需要的人才是各式各样的,也就是说,这种社会的各种职业领域不但需要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人才,而且也需要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因此,需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化教育。至于认为能力分组教学不民主,他们反驳说:“民主教育不应当解释为人人接受机械雷同的教育,民主教育就在于根据个人的能力提供适当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权利”(见〔美〕弗莱施曼报告:《关于纽约州的初等中等教育的质量费用和财政》二卷 47 页)。他们认为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学校中,不考虑学生的好中差,而教以同样的中等水平的教学内容,表面看似乎是机会的均等,或说是平等对待,实则由于“一刀切”,势必造成差生吃不了,好生吃不饱的现象,这恰恰是机会的不均等。

在西方一些国家中,班内分组现在大体是这样进行的:一班学生经过一段教学时间以后,便进行会诊测验,根据测验结果,把学生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组。甲组学自学补充教材,乙组学生上附加课,丙丁两组由不同教师给他们复习基础知识。三四周以后再对甲乙组进行附加测验,对丙丁组进行复习测验,测验后各组再合而为一回到原班进行新课教学。经过一个单元之后再进行分组,这样循环往复直到学期结束。这样分组的好处是可以保证一部份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达到基本教学要求,而优等学生又能扩大知识面,使之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缺点是经常分合,增加了师生的负担,加深了个人竞争,打断了教学连续性,不但影响教学,也影响师生关系。但西方教育学家们认为:只要目前这种师生比例,只要一个班学生数在 20~30 人以上,只要认为因材施教是必要的,那么分组教学就是势在必行的。

在教育上,苏联和西方同样是既有竞争,又有渗透。从 1972 年到 1978 年苏联对班内分组也进行专题实验,证明了它的必要性。所以,近年来苏联虽然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传统班级,但有些学校也在逐步实行班内分组教学。大体也是分为 4 组,中间两组占大多数,并从心理特性,学习论角度实验分析总结了各组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在小组内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在整个班集体中的主动性、独立性能更高一些。其期科一所学校进行的实

验证明,分组教学效果良好;学年初第一组学生占 19%,第二组学生占 30%, 第三组学生占 31%,第四组学生占 20%,学年末,各组学生比例变为:第一组 22%,第二组 50%,第三组 22%,第四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