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适宜性原则。

问题的难宜程度要适合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太浅无思维价值,不利于发展智力;太深太难则容易挫伤学生积极性,一般应掌握在“跳一跳够得着”的程度。如教学“分数除法”时的提问。

教师甲:为什么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就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呢?

教师乙:先出示“8÷ 2 = 8 ×5 = 8× 5 = 20”,然后让学生一层一

5 2 2

层地讲算理。

甲的提问难度大,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三两句话说清楚是不实际的,乙的提法减缓了思维程度,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效果就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