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绩次数分布量表的编制

成绩次数分布量表是一种多功能通用量表。它是把反映同一特质的观测数群,按一定规则归类分组、依次排列成为有序数列的统计量表。国内外许多文献资料,都是采用次数分布量表的有关量数来描述质量状况的。成绩次数分布量表的格式及栏目设计成绩次数分布量表的格式如下:

中学高(初)中( )年级( )班( )学期( )( )成绩次数分布表

组别

组 中

点 值

(Xc)

划记

次数(fi)

相对次数

累积次数(cfi)

累 积

相 对次数

组 总

分 数

(fXc)

离中差数

(x = xc − x)

组方差

(fix2)

组标准分(fiz)

95-100

97

90-94

92

0-4

2

填表人: 审核人: 年 月 日 填报

组别栏,是把观测数据群(如学生群体某种分数),按照确定的数值差距,把它们分组归类。若选定每数组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之 5,则可在组别栏内,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依次分别标明组限。如:“0——4; 5——9;10——14⋯⋯95——100。”每一数组中最大值的一个数称为组上限(La)最小值的一个数称为组下限(Lb)。同一数组中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称为组距(i)。组距是可以任意选定的。相邻两数组的上、下限值是连续自然数。如果观测数据在分组归类前经过整数化处理(即按 4 舍 5 入原则去掉小数),则表中标明的组上、下限都不是精确的上、下限。例如, “89.5”这个数在整数化处理时,就把它归到“90”中去了;“94.4”这个数可当成“94”归类了。所以,“90——94”数组的精确下限值是“89.5”;精确上限值是“94.4”。各数组的下限值减去 0.5 的差即为该数组的精确

下限值;上限值加上 0.4 的和即为该数组的精确上限值。各数组的精确下限值加上组距的一半,即为该数组的组中点值(Xc)。例如,“75——79” 数组的精确下限为“74.5”,组距为 5,

则该数组的组中点值X = 74.5 + 5 = 77。其余数组的组中点的求法相

c 2

同。

成绩次数分布量表的编制程序

现以武汉市七一中学 1987 届初三(4)班上学期末数学成绩为例,介绍如何编制成绩次数分布量表。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分别为:111,107,107, 105,108,99,103,103,92,105,87,85,108,88,76,104,99,97,

116,107,102,108,109,95,93,102,112,93,104,109,98,105,

96,106,65,96,102,90,107,80,104,63,60,112,112,81,108,

111,104,112,103,114,108,107。

七一中学高(初)中三年级( 4 )班(上)学期(末)(数学)成绩次数分布量表

组别

组中

划记

次数

相对次

累积次

累积相

组总分

离中差数

(x = x1 − x) c

16.03

12.53

7.53

2.53

-2.47

-7.47

-12.47

-17.47

-22.47

-32.47

-37.47

∑f x =

498.92

组离中

组标分

点值

(fi)

数(cfi)

对次数

方差

(fiz)

(Xc)

(fixc)

(fix2)

115-116

115.5

1

.0185

1

.0185

115.5

256.96

1.31

110-114

112

7

.1296

8

.1481

784

1099.01

7.19

105-109

107

16

.2962

24

.4444

1712

907.21

9.88

100-104

102

10

.1852

34

.6296

1020

64.01

2.07

95-99

97

7

.1296

41

.7592

679

42.71

-1.42

90-94

92

4

.0740

45

.8333

368

223.0

-2.45

85-89

87

3

.0556

48

.8888

261

466.50

-3.07

80-84

82

2

.0370

50

.9259

164

610.50

-2.86

75-79

77

1

.0185

51

.9444

77

504.90

-1.84

70-74

72

65-69

67

1

.0185

52

.9629

67

1054.30

-2.66

60-64

62

2

.0370

54

1.0000

124

2808.00

-6.14

合计

54

1.0000

54

1.0000

5371.5

8037.2

X =

99.47

σ

=12.199

∑ fi z

= 0.08

填表人:张爱姣 审核人:王良才 1987 年 1 月日报送编制程序:

(1)、将观测数据分别进行整数化处理(按 4 舍 5 入原则去掉小数); (2)、对全部观测数据进行划号分组归类(如记选票一样,记作“册”

或“正”)。学科考试成绩分组归类,可先把试卷归类分组,直接点数记入次数行相应栏内;

  1. 、分别计点各数组的次数(人数),用数字填写在次数行的相应栏内;

  2. 、分别计算各数组的相对次数(即各分数段的人数所占的相对比例)。计算方法:将各数组的次数(fi),分别除以总次数(N),所得的商即为相对次数,并填写在相对次数行的相应栏内。

相对次数 = fi

N

如上表中 N=54;110——114 数组的次数 fi=7

则该数组的相对次数 = fi

N

= 7 = 0.1296。意为该班成绩在110— 54

—114 的次数(人数)为 7 人,占全班总人数的 12.96%。其他各数组的相对次数求法与此同。相对次数一般以取四位小数为宜。

  1. 、累积次数。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顺次将各数组的次数逐个累积相加,并把每次累积次数分别填写在累积次行相应栏内;

  2. 、计算累积相对次数。计算方法:用总次数(N)分别去除各数组的相应的累积次数(cfi)所得的商即为该数组以上(或以下)累积相对次数(相

对比例)。

累积相对次数 = cfi

N

如上表中 94——99 数组的累积次数 cfi=41、总次数 N=54,则该数

组累积相对次数 = 41 = 0.7592 = 75.92%。即该班数学成绩在95分以上有54

41 人,占全班总人的百分七十五点九二。累积相对次数的算法,亦可把相对次数自下而下(或自下而上)直接顺次逐个相加,分别得出各数组相应的累积相对次数。

  1. 、求平均数。平均数的求法分三步进行:

①分别用各数组的组中点值乘该数组的次数,得出各数组的总分数(fiXc);

②求观测数群的总分数(Σfxc),(Σ为和的符号);

③按公式计算平均数x。

x = ∑ fxc

N

上表中 N=54;Σfxc=5371.5

则x = 5371.5 = 99.47

54

一般管理的成绩统计,编制工作到此基本完成。利用此表能提供的成绩信息资料,可满足一般指挥决策控制调节需要,但作为科学管理、教育评价和客观评价一个学生群体的学习质量,仅凭以上量数是不够的,还需要利用全距、中数、众数等集中量数和平均差或标准差等离中量数及标准分等量数,方能作出比较科学准确的判断。

全距:次数分布区中最大值的数 H 和最小值的数 L 之差称为全距。全距可描述出学生群体成绩的分布范围。上表中 H=116, L=60,则全距S=116-60=56,即该班数学成绩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 56 分。全距大说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全距小说明全班学生发展比较均衡。

中数(Mdn):在分布量尺上把分布区分为上、下两段次数相等的一个点,这个点显示的数值即为中数,也就是位居分布区第五十个百分位的学生所持的分数。中数反馈的是中间学生的成绩状况,如七一中学初三(4) 班,共有 54 人,名次处于第二十七名(即位居第五十个百分位)的这个学生所持的分数,即为中数值。中数值的求法,可根据公式:

N − F

Mdn = Lb + 2 × i fi

首先要找到中数所在的数组,加上表中,中数(第二十七名)在 100

—104 数组中。然后找出公式中各数的值,如上表中: Lb 为中数所在数组的精确下限,Lb=99.5;

N 为总次数,N=54;

Fb 为中数所在数组下限以下的总次数 Fb=20;

fi 为中数所在数组的次数 fi=10;i 为组距,i=5; Mdn 为中数,即为所求。

中数

N − F

54 − 20

Mdn = Lb + 2

fi

b × i = 99.5 + 2 × 5 = 103

10

请注意:中数不是平均数,而且数值一般也不相等。中数和总次数的乘积也不等于观测数据的总和

众数(M0):在分布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组称为众数,即密集度最高的分数段。众数是反映占相对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学生的成绩状况的。众数值是这部分学生成绩的代表值。众数值的求法可按公式

M0 = Lb

  • b × i f b + f a

首先找到众数所在的数组,如上表次数最多是 16 次,在 105——109 数组。然后找出公式中各数的数值:

M0 为众数,即为所求;

Lb 为众数所在数组的精确下限,Lb=104.5;fb 为众数组上限相邻数组的次数,fb=7;

fa 为众数组下限相邻数组的次数,fa=10;i 为组距, i=5。众数

M0 = Lb

  • fb

f b + fa

× i = 104.5 +

7

10 + 7

× 5 = 105.6。

平均差(A·D):是以平均数为原点,描述群体中个体成绩离中平均差异的量数。其计算公式:

平均差

A·D = ∑f|X|

N

式中 N 为总次数;Σf|X|为各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离差数绝对值的总和。计算步骤:

(1)分别求出各数组的组中点值与平均数的离差数(X=Xc-X)再乘上该数组的次数(fix);(2)求出离中数绝对值的总和(Σf|X|);(3)求平均差。

如上表 N=54;∑f|X|=498.92。

平均差A·D = ∑f|X| = 498.92 = 9.24

N 52

它表明全班学生对平均分的平均差异量为 9.24。

对一个学生群体来说,平均差越小,说明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比较接近, 平均差过大,说明个体之间发展水平相差太悬殊,是描述群体内部成绩分布结构的量。

平均差不使用代数方法处理,所以,常以标准差(σ或 S)表述离中特征。归类分组数据标准差的求法:

σ =

上表中Σfx2=8037.2N=54

则标准差 σ = = 12.20

标准分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的离中分数,标准分可清晰反映群体内部的分布结构状况。

标准分的转换方法,按公式:

Z = f i (xc − x) fi xi

σ σ

标准分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第五十个百分位的学生的标准为0。根据标准分便可确立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