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借助直观手段,如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的出示,显示出与学 生日常经验、已有知识发生矛盾的事实,从而形成问题情境。
4、提出学生依靠已有知识不可能正确完成的实际作业,让学生在 发现自己的错误中,感到惊讶,激化矛盾,产生问题情境。
例如:在六年级的一节地理课上,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复习了有关地球上自然带分布的规律的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在不看自然带分布图的情况下完成以下作业:考虑一下冻土带的南部界线应从什么地方通过,并用铅笔在射影地图上标出苏联领土上冻土带的南部界线。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只知道冻土带就是寒带,所以,虽然他们曾经看过苏联自然带分布图,但他们还是沿着北极圈标出冻土带的界线。作业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打开苏联自然带分布图,将自己的作业与地图上冻土带南部界线的实际位置比较一下,并在射影地图上画上正确界线。结果学生发现两者差异很大,这一事实使学生迷惑不解,产生问题:“为什么在苏联境内冻土带越往东越宽, 逐渐朝南倾斜,直至北纬 60°,远远超出寒带范围。然而,在苏联欧洲部分同样纬度的地方则生长着混合林和阔叶林?”教师利用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索、发现、洞察自然带内部个别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关系,并教会学生将相应的关系在地图上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