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求则特别强烈。问题情境能满足这种需求。
- 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设计出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疑难问题会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认知心理,激发求知欲望。
如做 H2,还原 CuO 实验时,装好药品接好装置后引导学生观察:试管里的固体物质的颜色。管口稍向下斜,导管直伸到试管底部有 CuO 的上方。实验开始时,让学生注意观察操作程序,实验完毕后让学生观察试管里物质的颜色,试管口有什么物质。利用实验间隙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导管要伸到试管底部 CuO 的上方?为什么要先通 H2 后才加热?停止加热后为什么还要通 H2 至冷却?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烈,根据已获得的感性知识展开了议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必要的点拨。这样结合讲述,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把他们的认识步步引向深入。
- 抓住契机,问到点上
教师对问题抓得准,问得得当,才能击中问题要害,引发思维。所提问题应围绕教学中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相近知识的易混点、消极定势的易疏忽点。问题要新颖要有较强的启发性和趣味性,才能诱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中,Fe3+和 Fe3+相互转化是个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可通过几个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 FeCl3 溶液中分别加入铜屑、KI 溶液。实验后提出:(1)Cu 的金属活动性在 Fe 后,为什么能与 FeCl3 反应?生成物为什么是绿色?通过这个实验,你对 Cu、Fe、Fe2+的还原性作一比较,排出他们的强弱顺序。(2)FeCl3 和 KI 反应,生成的红色溶液是什么?如加入淀粉,有何现象?让学生写出这二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对 Fe2+、Fe3+转化关系这个疑难问题得到加深理解。同时在运用氧化——还原理论和上述反应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和巩固了学生自己的创造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热情。
- 创设阶梯型和发散性问题。阶梯型问题就是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的问题,这样问题的启发性,逻辑性强,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能诱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在“电解质溶液”教学中,在溶液导电性的实验装置里注入浓醋酸, 灯光很暗,教师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小,建立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 H++CH3COO-,所以导电能力较弱,灯光很暗?如改用浓氨水,灯光仍很暗。教师再提出新问题:为什么浓氨水做导电实验也和浓醋酸一样灯光很暗。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再将两溶液混和进行导电实验,结果灯光十分明亮。教师又提出新问题:两平衡有否变化,如何变化?灯光为什么十分明亮?让同学们去想去议。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两溶
液混和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电离度很小的水,而CH COO-和NH+ 仍以
3 4
离子形式存在,这时同学们高兴地知道:原平衡被破坏,使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大大增多了溶液里自由离子的浓度,使灯光变得十分明亮。这样一步一个台阶设置问题,使学生始终置身于探索知识的积极思维之中。
发散型问题,则是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方法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如在学完原电池一节后,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怎样根据Cu+2FeCl3=2FeCl2+CuCl2 这一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经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讨论,设计出多种不同方案。然后组织学生验证和评价, 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激励作用。这样不仅能从多方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增强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使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灵感和顿悟,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