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情绪“转传”艺术
教师在不同情况、不同客观外界面前,有着不同的心境、激情、喜怒哀乐等。面对自己的学生,教师该如何妥善“处理”好自己的各种情绪呢? 传统的观点认为:当教师来到课堂上,站在学生面前时,不管有怎样的痛苦、烦恼、哀怨、悲伤或者欣喜、快乐等,都应掩藏起来,不能形诸于色, 尽量保持自然神情。这就是“自我掩饰”。从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维
护学生正常的听课情绪来讲,这么做不无道理,但从教师本身来讲,这却是人的个性心理的“自我压抑”。
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必要过分地抑制自己的情绪,而应该代之以情绪的“转传”。
所谓情绪的“转传”,是指教师把自己课前的某种心境或激情带到课堂后转移和传递给别人,实质上就是给学生。这种转移和传递不是“转嫁” 和“传授”,目的不是让学生受感染后与教师一起沉浸在某种情绪中,而是要通过学生帮助教师自己尽快消除不良情绪或共同分享积极情绪。
转传的方式就是:教师在学生面前直接把自己遇到的不幸、不愉快等事情以及与此相应的个人心情,简要地告诉学生,以求得学生理解。比如: 当你和领导、同志发生矛盾或跟家人吵架后,可跟学生说:“对不起同学们,我刚刚与某某发生了一点误会,心情还不太平静,请原谅。”当失去亲人正沉浸在悲痛中时,可说:“原谅我同学们,我的××去逝了,情绪一时还没恢复。”当你狂喜得难以自制时,也可说:“真对不起同学们, 我遇到了一件使我太高兴的事,请原谅我的得意忘形⋯⋯”
不要小看这一两句话的情绪转传,它的作用却是:
首先,教师把郁结在心中的情绪一吐为快,把自身的痛苦、忧愁、悲伤等分给了全班几十名学生承担(不是恶意的),把喜悦和欢快分给了几十名学生去享受,这在教师心理上减轻了负担,不免生出几分轻松和解脱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容易尽快脱离原有情绪氛围,进入新的讲课情境, 增强课堂效果。
其次,当学生接受到教师转传的情绪时,除了感受到了教师的坦诚外, 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正常心境。因为随着教师心情的稳定,讲课的进行,学生无暇分散注意力,也不再有刺激物去改变他们的心境。所以,课堂效果不会减弱。
再次,更为重要的是,能体现出一种师生间情绪的双向交流。也就是说,当课上教师把情绪转传给学生时,课后,聪明的学生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通过言语、行动、表情等给老师应有的慰藉、支持等。使教师在这种亲切友好的“关怀”中,加速摆脱原有情绪的束缚,变消极为积极。由此可见,教师情绪的转传优于教师情绪的自我掩饰,而且,这种方
式视情况不同,不仅适用于初中以上的青少年学生,也适用于包括一年级在内的小学儿童。只要转传得当,就有益无害。
当然,教师在转传自己的情绪时,受自尊心和某些事件性质的影响, 觉得在学生面前很难于启齿。这就取决于教师的个性修养以及与学生的平时关系如何。其实,只要不是隐私,没有见不得人的事,相信广大学生会正确理解和接受的。
附:课堂行为“十戒”
教师应当有尊严。古人曰:“师严然后道尊”。可见“尊严”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这种尊严既不是装腔作势令学生敬而远之,也不是声严色厉使学生望而生畏,教师的尊严应当有高尚的品行,渊博的知识, 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以课堂教学来说教师面对学生,须努力做到教态亲切、自然,方法灵活多样,态度热情耐心,始终诲
人不倦。因此应当力戒以下十点: 一、学生迟到,令其站在门外。
二、课堂提问,学生不会或回答有错误,就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三、以提问为武器整治学生。
四、“大嗓”高八度,搞噱头,打趣逗乐。五、解决问题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六、课堂活动经常是少数“尖子”活动,多数学生成了“旁听生”。七、教师语言冗长,不得要领,甚至语病颇多,粗鲁、庸俗。
八、板书不规范,信手乱写乱涂,滥造简化字或写错别字。
九、因一个学生“捣乱”停下讲课,“热处理”,学生心慌慌,教师气鼓鼓。
十、时间掌握不妥,经常拖堂。附:教师树立威信的几种错误做法
重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可以说是教师普遍具有的职业心理。可是, 在教育现实生活当中,有些教师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常常采取一些错误的做法。其主要表现是:
一、讨好学生。有些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考虑是否合理,总是“是、是、是”、“好、好、好”,一味地顺从迁就。他们以为以此可以赢得学生的好感,从而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这种以无原则的迁就来讨好学生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无能的表现,只能给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与威信无缘。
二、滥用职权。有些教师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滥用职权,轻率地采取奖励或惩罚措施。为了一点小事,动辄发脾气,呵斥、处罚学生,甚至使用威胁的手段,恐吓学生,打骂学生。这种方法只能使学生对教师表面服从,并不是从内心深处尊敬和信任,因而靠这种做法得来的不可能是威信。
三、贬人抬己。个别教师过分强调自己所教学科的重要性,有意贬低其他人教的学科。还有的教师拿自己教学上的优点比别人的缺点,贬低别人的教学,若自己教学存在缺点,则说别人教学上也有问题。
四、保持距离。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近则庸,疏则威”。因此, 人为地与学生设置一定的距离,企图造成一种神秘感,以疏树威。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失去了解教师的机会,学生很难建立起对教师的信赖感,当然也就谈不上树立威信。
五、搞形式主义。有些教师好作表面文章,好搞形式主义,不管教育实效,片面追求效果,只图获得表扬。这种做法即使一时获得了好名声, 也只是虚名,和威信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附:小学生喜欢的老师的二十三种教学行为
根据沈阳市沈河区部分小学的 3—6 年级的学生中进行的以“你喜欢什么样老师”为题的调查。综合起来有以下诸多方面:
-
性格开朗,乐观风趣。
-
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
爱好广泛,知识深广,热情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
身体健康,不缺课。
-
年轻、漂亮。
-
经常开展丰富有趣的课余活动。
-
精通业务,讲课生动有趣,听得懂、记忆深。
-
家庭作业留得活、有趣、适量、负担轻,留有自由活动时间。
-
不拖堂,按时放学。
-
字写得漂亮,板书好,普通话说得好。
-
诚恳谦虚,与人为善,严格管理。
-
耐心,不大吵大叫。
-
讲民主,有事同大家商量,相信学生。
-
办事公道、合情合理,一视同仁,不偏向。
-
文明礼貌待人,言谈举止稳健。
-
表扬多,激励多,积极诱导。
-
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不体罚学生。
-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疾苦。
-
品德高尚,不谋私利。
-
工作有办法、有创新,成绩优良。
-
有号召力、凝聚力,是学生的知心人,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
-
严于律己,不食言。
-
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但不“告状”。
上述情况既反映出当今小学生见解针对性较强,又反映出时代性和年龄性的特点。
附:“师表”的十项内涵 高邮市文教局 汤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