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学生质疑提问的态度

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学生出于求知和好奇,常会向老师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请老师解答。他们这种乐于探讨、勤于发问的好学精神,本应受到教师的鼓励和爱护;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也应尽可能给予满意的回答。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对于学生的发问,教师中一般有三种态度。一是欢迎,二是害怕,三是厌烦。取第一种态度者,大都是知识比较渊博, 功底过硬,责任感较强的教师。对于学生发问,他们认真对待,耐心解答, 力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他们不仅对学生发问持积极态度,在平素的教学中,也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持第二种态度者,主要由于知识面较窄,功底不过硬,在教学中唯恐学生超越自己的知识范围,作探本溯源性的研讨发问。每遇难题,既不能作圆满解答,又找不到知识的源头出处,学生也就只好失望而去。久而久之,既暴露了教师知识贫乏的弱点, 又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更无威信可言了。取第三种态度者,往往是只管教,不管导,认为讲了课就算完事,哪还管你问这问那。若遇发问,或则不知,或则敷衍了事,弄得学生无可奈何。

以上三种,前者自不必说是学生所欢迎的。后两者则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于学生发问的正确态度应是:

①鼓励学生提出重要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发问,使学生养成自动探求知识的习惯,慎思明辨的态度。所以学生发问时,教师不应当加以阻止。倘若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琐碎而没有经过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在提出问题之前,先思考一番,以便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②养成发

问的礼貌。学生发问时,教师要随时注意养成学生发问的礼貌,例如发问之前,须先举手,待教师许可,再起立发言,别人发问时,不得争先起立发言。③允许学生质。教师对于学生所发问题的回答,学生若不甚明了, 或不甚满意,再提出质疑时,教师应当以安详而温和的态度,予以详细的说明,而不要表示不耐烦的态度。④教师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教师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可以下列方式分别处理之: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若是很简单的,当时就予以解答;若是很复杂而又很重要的,可以留作下一课的教学中心问题;若是学生不易了解,而又不重要的,可以说明理由不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