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织哪几种小组?

组建小组时,教师应当运用多元思维方式,改变以行政小组取代学习小组或以一种学习小组包容所有学科的传统做法,建立多种学科学习小组。就是说,应当至少建立语文学习小组、数学学习小组和外语学习小组等三种小组,让班内每个学生无一例外地都参加这三种学习小组,且保证每一种学习小组的成员各不相同。这样,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小组中可能是普通成员,是对信息的迫切需求者,而在数学或外语学习小组内,则很可能是骨干,是见多识广者。同样,这一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交往范围就会大大扩展,因他在语文学习小组中直接交往的同学已不同于数学小组和外语小组了。

学习小组的种类应当保持几种为宜呢?研究表明,三到四种较为合适,就是说,并不需要每门学科都单独建立小组。当中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和化学课程时,可在已有的三个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加建一种理化学习小组,其他学科则可相应地借用有关小组。

这样,一个班级的正式组织就会形成如图①所示的网络结构:

第一,组织哪几种小组? - 图1

图① 班级正式组织网络结构示意图

自然,在开始阶段,可以先建立一到两种学习小组,然后视条件成熟

情况再逐步增多。 第二,建组原则(1)均衡

一种学科的各个学习小组的力量应保持均等,这是指在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各小组应大体相等。就是说,各组都应有一定数量的优等生和后进生。这样均衡配置的好处首先在于每个小组都能讨论起来;其次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深入交往,并据此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次是有利于各小组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赛,相互帮助。

(2)男女生混编。

同一学科的学习小组中男女生的人数应大体相等。(3)自愿为主,适当调整。

学生参加哪个小组,应尽量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在基本自愿的基础上再作适当调整,以保证达到“均衡”。这里应当注意:彼此暂时排斥的学生不要编在同一小组,以免矛盾激化,影响小组活动;后进生宜编入对他持中间态度的小组,当然也可编入对他欢迎的小组,但此时可能使其产生依赖思想。

(4)动态。

一种学习小组确定后,不要一成不变,应当在一学期内变动两次,及时从人员结构上为解决实际中产生的矛盾提供条件,适应已经变化的情况,保证小组学习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