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课”的涵义

“活动课”与“第二课堂”同义。它与“第一课堂”的关系是:“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出人才”。这就是说,在“活动课”中,要强调发挥学生创造潜能的个性发展,捕捉住促使学生智能走向成熟的生长点并加以引导使之升华为一种于社会有益的行为模式。如由兴趣引发出的热情而顽强的工作态度,由延展第一课堂学识而带来的心理满足并由此转化出的人格风采等等。重要的是,学生在“第一课堂”中所学的各分支学科的常识,能够在这里得到整合与概括。于是,在这里,“活动课”教学,就可以将第一课堂知识的准科学性(这是指第一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学科内容的硬性规范)转换成具有科学精神意义上的体验与应用。

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脑并不是心灵生活的基础,而只是一个代理机关,脑只是心物关系的中介。”如果此说不谬,那么,就可以认为“活动课”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佳形式。因为“活动课”这一概念限定了它必须是与劳动操作(包括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个方面)相结合的教育。根据教育界有关人士提供的材料,我国目前提出的“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它包括四个方面:①思想品德素质教育,②科学文化水平素质教育,③身体素质教育,④劳动技能教育。于是,任何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人,都可以发现,在第一课堂,学生往往是处于受动状态的。在这种受动状态中学生虽然也可以发现他(她)的独立思考能力,但那毕竟是有限的;而在“第二课堂”,由于它可能具有的以下三个特征,即①包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而又高于课本教材含量且不违教学大纲的特征,②以实践活动验证课堂教学教材所涉基本理论及由此发现新知的特征,③具有思维心理与实践操作认知同步发展的个性化特征。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活动课,就能有益于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与社会需要互为调节,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总之,“活动课”不是以往的“课外小组”与自习课的翻版。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学校的课时安排要进行黄金分割,要减少基础工具学科(如语、外)与社会科学学科(如历史)的课时,用以加强“活动课”的课时。那么,如何在这种状态下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如何在第二课堂中弥补第一课堂课时上的损失,就成为当代教育界有识之士亟待研究的责无旁贷的课题。一些地区的某些学校的成功经验证明,如在“活动课”中进行跨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多开综合课等,不仅有助于第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会使第一课堂的质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得到特别充分的保证。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