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课堂教学的节奏美(例说)
课的节奏何在?教者在有限的课时内,运筹帷幄,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线及兴趣线,随着教材内容的引伸,一张一弛,使学生的听课情绪得到合理的调节,使师生的双边活动有机的结合。这种张弛的调节,就是所谓课的节奏。这节奏,给听课者以美的感受。其果真如此?宋一长老师介绍了一堂节奏优美的课,请鉴赏。
课题:初中几何,相交线、对顶角。教者实行发现法教学。课堂结构大致如下:
图 1
图 2
图 3
师:板示图 1 后问学生,谁能就图画出∠AOD 的邻补角?(承前启后) 生:一人上台,其余就座,较轻快地画出了如图 2 中∠AOD 的两个邻
补角∠AOC、∠BOD。(进入角色)
师:就图 2 问学生,谁发现了∠AOC 与∠BOD 的两边位置关系?(由表及里)
生:联想刚才画图,眼看直观图象,发现着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升华思维——感性到理性)
师:概括性指出,象这样的两个角,我们称它们是对顶角。谁能完整地说出对顶角的定义?(培养学生口头表述能力)
生:在直觉基础上,抓住思维升华点,较轻快地揭露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教者随其表述,板书对顶角定义。使学生大脑接受文字信号)
师:在图 2 中标明∠1、∠2、∠3、∠4,得图 3 后,紧接着引导学生认清既然 OA 与 OB、OC、与 OD 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而 AB、CD 就是两条直线了。可照顾差生作答,在∠1、∠2、∠3、∠4 四个角中,谁与谁是邻补角?谁与谁是对顶角?(设下“伏笔”,为证“对顶角相等”奠基)
生:∠1 和∠2、∠2 和∠3、∠3 和∠4、∠4 和∠1 分别是邻补角,∠ 1 和∠3、∠2 和∠4 分别是对顶角。(强化兴奋中心)
师:组织第一次课内练习。
-
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两条直线相交的实例。(联系生动的客观实际)
-
分别就图
4、5、6,判断∠1 和∠2 是不是对顶角?为什么?(反面突出概念属性)
图 4
图 5
图 6
生:把握属性,组织词语,作出答复。(升华思维——认识到实践) 师:另起话题,转入考虑对顶角大小关系。从图 3 中,谁发现了∠1
和∠3 的大小关系?(由观察入门,可以猜想) 生:∠1=∠3。(表象阶段)
师:为什么∠1=∠3?(放慢教程节奏,启迪逻辑推理)
生:面向直观图形,联想课初“伏笔”,发现∠1 和∠3 都是∠4 的邻补角,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1=∠3。(思维再次升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师:问,谁能完整的写出我们刚才的说理过程?(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生:一人上台板书,教者补遗,形成如下推理文字:对顶角性质—— 对顶角相等。
已知:如图 3,∠1 和∠3 是对顶角。为什么:∠1=∠3。
说理:因为 AOB 是直线,所以∠1 和∠4 是邻补角;同理∠3 和∠4 也是邻补角。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1=∠3。(初步形成“几何证明题” 的思维结构)
师:问,∠2 和∠4 的大小关系怎样?为什么?(应用几何定理推理) 生:因为∠2 和∠4 是对顶角,根据对顶角相等,所以∠2=∠4。(强
调应用定理推断,不必重套∠1=∠3 的证法) 师:组织第二次课堂练习。
图 7
图 8
1.在图 7 中,三条直线 AB、CD、EF 都经过 O 点,分别说出∠AOC、∠ AOE 的对顶角。
2.在图 8 中,直线 L1L2 相交于 O,∠1=30°,求∠2、∠3、∠4 各是多少度?
师生:学生人人练习,教者巡视指导。(使问题尽量在课内解决) 练后,教者归纳授课要点,布置课外作业。至此,正好下课铃已响,
课顺利结束。
教者一方面紧紧抓住教材的两个主要层次(对顶角定义及性质)的展开线,另一方面相应捕捉学生的思维线,使这两线有机结合,张弛相间, 松紧相容,形声相应,图文并茂,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循序渐进,手脑并用,发现新知,掌握和运用新知,学得生动、活泼和扎实。这样,课的实效是可信的。
有些课的教者为了刺激学生求索的兴味,节外生枝,课堂上学生常常被教者的夺趣言谈引起哄堂大笑,看来课堂气氛表面上热烈异常,但课的实效却是难言了。可有些课的教者,只是自我玩味自我设计的授课模式, 照本宣科,学生不起共鸣,使课堂死气沉沉。自然这样课的实效是可想而知的。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是否可从这节课的节奏美,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