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迂回和穿插技巧

迂回,是一种“曲径通幽”或“侧面包抄”式的讲课方法,它不是从正面直接介绍某个知识信息,而是从与之有联系的某个方面或某个问题入手,通过比较、设疑、点拨等方式巧妙地引出讲课的“主题”。比如,某教师为了介绍“光年”的概念,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牛郎拍了个电报给织女,相约第二天早上在银河边会面。第二天一早,牛郎带着孩子兴冲冲地赶到预定地点,但左等右等却连织女的影子也没有看见。这是为什么呢?⋯⋯在同学们胡乱猜想之后,教师把答案告诉了大家:牛郎星和织女

星相距十六光年,织女要过十六年才能收到电报。下一步再介绍光年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迂回”一般用于导入新概念和突破难点,对于减缓知识坡度、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穿插,是临时中断讲课顺序,加入一段与教学“主题”有一定联系但显然有所偏离的“闲笔”式的内容。好的教师往往善于运用即兴式的穿插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某教室在讲语音时,发现课堂气氛有些沉闷,当时正好讲到元音中的圆唇音和不圆唇音,于是便顺便讲了个笑话:有两位虚荣的女士,一个嘴巴大,一个牙齿好。人们问嘴巴大的姓什么,她说“姓吴”;问她喜欢什么,她说“喜欢跳舞”。“吴”和“舞” 都是圆唇音,嘴形小了,可以遮丑。人们问牙齿好的女士姓什么,她说“姓李”;问她喜欢什么,她说“喜欢弹琴”。“李”和“琴”的韵母都是不圆唇音,牙齿能露出来,可以显美。加上教师夸张的读音和嘴形动作,学生不禁哄然一笑,沉闷的空气为之一扫,情绪顿时活跃起来,而学生又在无意注意中对圆唇音和不圆唇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穿插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由于穿插讲解的只是一种“闲笔”式的知识信息,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因而可使学生处于相对放松的“无意注意”状态,从而调节了讲课气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常常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