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是对学生的爱。

上述三个方面,可以使教师获得较高的审美价值,但是如果一个教师缺了对学生的爱,那么他的审美是不完全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不完全表现为艺术关系。教师作为活生生的生命的艺术品,并不仅仅是作为精神

的实体和学生进行交流,而是直接进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他们保持着一定的生活关系,因此学生对教师的审美活动也必须受这一定的生活关系的制约,即人与人的关系的制约,从而在纯粹的艺术审美活动之上更添一种复杂性。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美感,形成于二者之间的亲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相知。这种亲近和相知的现实表现就是信任、关心、支持,形成一种充满同志友爱的安定气氛。因此教师还必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信任他们,支持他们,成为他们的父辈、兄长和同志。否则,如果学生对你敬而远之甚至有惧怕之心,这种隔膜一定会削弱他对你的美感。

附:教师审美修养的构成

审美修养是一整体的心理品质结构,是一种由诸审美因子组成的场效应,一种心态的“格式塔”。

对于教师的审美修养而言,首先是应具有较高层次的艺术修养水准。大凡能有所成就者,盖挚爱艺术,是艺术之“知音”。列宁在听贝多芬的

《热情奏鸣曲》时,无比激动:“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一个优秀的、或想成为优秀教师的人,不论教授什么课,是都应该成为贝多芬、肖邦、冼星海、聂耳们的知音的,是都应常翻阅罗丹、毕加索、齐白石、徐悲鸿们的画册的,是都应读一读巴尔扎克、屠格涅夫、曹雪芹、鲁迅们的著作的。站在讲台上为人师表,若不能吸饮伟大艺术之百川,怎能吐纳金玉之声?怎能似陈景润的中学老师那般讲:数论是数学王国的皇后,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正是这般如数家珍的绘声绘色,才能得以在幼小心灵里植下伟大科学发现的种籽。蹩脚的教书匠只会在教室里重复教科书里的语言,而出类拔萃的教学家的每一句话都是艺术化了的再创造,课堂效果正在此处见高低。当然,艺术修养更重要的还在丰富、陶冶、净化、升华为师者的内心世界,美奂美伦的教学境界是由此外化的。教师们应该到艺术天地去遨游一番,到大自然中去问山访水一番,到美术馆、音乐会去熏陶一番,翻开《战争与和平》、

《红楼梦》与托尔斯泰、曹雪芹对对话。

教师的审美修养还应有一定理论深度,应读一、两本美学理论书籍。近些年,我国学术界涌起了持续的“美学热”,“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美学教程”一类的书有十几本问世,还有数种版本不同的美学辞典等。这些,可像那些“教学参考书”一样,放到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同志们的书案上,时常读读,大有益处。审美修养、需要懂得美是什么、美的本质、美感的心理过程,需要知道美的分类如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 美的范畴如优美、壮美、崇高、悲剧、喜剧等,需要了解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阐释⋯⋯。理论学习可使我们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由无序到有序。不仅知其美还知其所以美。不仅能直觉感知美,还能有板有眼、有滋有味欣赏美,进而合目的、合规律地创造美。

人类的美学活动是源远流长的,在数千年的时间中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西方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到康德、黑格尔,中国从孔子、刘勰到王国维、蔡元培,都有浩如烟海的著述。对于辛苦繁忙的一般教师来说,通

读这些是困难的,但可读一些好的美学史著作,像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叶郎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刘纪纲等的《中国美学史》等。也不妨读些东、西方美学史的原著选编,以更直接接触美学大家们的思想。自然科学具有替代、超越性,人文科学则不然。美学、艺术无率发展到何种高度, 希腊神话也还是具有“永久的魅力”,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也不会被替代,真正伟大的人文著作是永远独一无二的,今人或后人的格律诗永远不会达到唐诗的水平,这是我们需回眸前人美学遗产的道理。

在科学家探求自然奥秘的动机、过程及成果中均存在着美,是“科学美”。古今中外科学家发明家对此有许多切身体验并有大量言论,科学美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美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对于教师来说,能充分领略、欣赏科学文化知识中的美,并在课堂上展现出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成为美的欣赏过程和创造过程,应成为现代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现这一任务的前提是教师应有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审美能力。教师们应该读一些科学史著作、科普小册子、科幻小说、科学家传记和他们的言论、文集、回忆录等,使自己丰富起来,渊博起来,做到对所教的学科知识有纵横两方面的驾轻就熟的把握。熟能生巧,巧本身就是一种美感;还应具有把当代科学前沿知识拉到课堂来的能力,深入浅出地激励学生们的探求欲、好奇心。好奇心本身也是一种美感。有了美感,就有了知识学习的审美化,这样的学习一定是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伴随审美的教学是高境界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