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型教学模式的运行。

在具体运用微型教学模式上,国外教育工作者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研究,已设计了许许多多有效的方案。下图所示的方案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微型教学模式运行流程图。

3、微型教学模式的运行。 - 图1

为了保证微型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必须考虑两个问题: (1)用何种方式向受训者提示某种教学技能?

(2)如何使受训者去接受关于教学技能的信息?

以上两个问题是微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前者是“造型”问题,后者是“反馈”问题。“造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观察阶段,这时主要观察有经验教师的课堂示范。示范者所指示的技能必须具有“范例性”, “可模仿性”,使观察者能从周密计划的范例中发现各种教学技能的种种特征,并能加以正确的解释与分析,使之与传统的见习区分出来。因为在传统的“原始”的教学见习中,受训者往往观察不到正确的行为,或者不能正确解释所学到的教学技能。

第二阶段是使自己的行为按照范例(正的行为)的路线去形成。也就是模仿,创造性地模仿“范例”的教学技能。这里所谓的“创造”指的是受训者在模仿中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而又能体现“范例”的正确有效的行为。简言之,不能照搬照抄,而要消化理解并融进自己的见解。

“造型”阶段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型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那么,该如何保证“造型”的有效进行呢?以下三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受训者观察的技能,可用特定的行为表现出来; 第二,能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模型;

第三,受训者可以直接地得到反馈的机会。

根据这三个条件,下述几种“造型”方法是有效的。(1)见习。

受训者通过录像磁带,观察熟练教师演示的种种教学方略以及教学中的实践技能。

(2)上课。

受训者根据观察,结合自己的特点上一堂或几堂课。(3)比较分析。

受训者将自己的教学实习录像进行仔细观察,并与范例的教学实践进行比较,分析自己教学实践的得失优劣,以便矫正。

第二个问题是反馈问题,要注意下述几个方面: (1)反馈的出处

即反馈是由谁作出的,是实习(见习)学校的教师,还是大学指导教师, 或者是受训者自己进行的分析?

(2)反馈的类型

是录像记录下的指导教师的教学,还是见习者自己的教学。(3)反馈的条件

是语言及录像的,还是单纯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