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互影响阶段

相对而言,教学阶段的决策往往是受直觉和下意识影响的,因为在教师和学生不断相互作用过程中,教师常常处于压力之下和不确定状态。因此,即时评价的能力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

教学策略是通过设计一系列有序的教师行为来达到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行动计划。在教学中,教师适当的记忆讲稿或计划的纲要,有助于教师作出临时的和比较的评价。评价学生对多种学习的准备、调节教师本人的解释、理解、决定和行为。这种自我意识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后认识。自我调节技能对于完成理性的教学任务是必需的。一言以蔽之,自我调节即是“瞻前顾后”。“瞻前”包括了解一系列操作的结构,查明错误可能

发生之处,选择降低错误可能性和提供容易补救的策略,区分在不同的情境中各种有用的反馈信息,以及评价反馈信息的用途;“顾后”包括发现先前酿成的错误,记录迄今做了些什么以及为此将做些什么的变化,对关于近期教学任务操作的直接结果的推理进行评价。

在相互影响的阶段,教师总是在提问、探究、观察和解释学生的行为并且决定是否循序渐进,或者停留在目前的水平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能对学生进行了解的问题,然后分析、决定下一步该做些什么。

没有教学策略,课堂相互影响必定是不分轻重的、随机和混乱的。教学策略同样也提供了筛选方法,教师可以从学生发出的无数信号中选择相关的常常又是微妙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教学决策所依据的反馈信息。为了控制纷呈的变化,教师必须时刻调节课堂环境,并且对学生的线索保持警觉。

优秀教师能够控制自己对事件的情绪的、冲动的反应,抑制对这种线索冲动的或情绪的反应,对教师拥有即时的课堂反应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抑制同样也影响学生现在或将来如何处理校内外类似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