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们会被“别人的”问题激发起来吗?

学生们对本人的和社会的这两类问题的反应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学生们能够领会到研究他们亲身卷入的问题的意义。必需的情绪的动力已经存在;往往教师所有需要去做的就是指导学习,使学习尽可能地完善。但是,当学生们被要求去研究他们并不认为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时,他们很可能毫无反应。因为没有涉及本人感觉到的心理上的目标,对解决问题要作带有本人动机的探索是不大可能的。由于没有联系,有关的事实不是被看作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资料,而只被看作需要学会的功课。因此,学生们在研究别人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学习质量,很可能与传统的背诵教科书的教学所产生的学习质量,很少不同。

教科书的作者们经常在各章之末列举“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往往更多的是作业而不是问题。很少有理由可以假定,没有由教师领导的灵巧

的初步讨论,这些所谓的“问题”,将会引起学生们心理上任何有意义的紧张。教科书的作者们、学科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的编写者们,以及课堂教师们自己,全都经常把那些根本不能在学生心理上起真正问题作用的练习称为“问题”。下面的“问题”是真正是作业而不是问题的例子。

弄清楚你们社区的公用事业公司。

查看地方报纸上发表了多少篇专门研究农业和农村生活的文章。测量一栋建筑物的高度。

用图解表示一个句子。

由于研究别人的问题会导致学习在性质上与传统的识记事实很少不同,一些作者提出,教师应当在学习中排除任何学生不曾感到关注的问题。而把教学限制在学生们的生活情境中使他们自然感觉到的那些问题。因此,他们争论说,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们仔细地说明他们已经存在的问题,然后帮助他们进行任何看来适合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尽管不应当否认,在任何学校这种问题学习都有重要的地位。但单独强调它, 最易使人联想到卢梭的自然展开的观点。这里有一种“让学生们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强烈味道。当然,在一个有能力的教师的手中,可以容许学生们有相当的自由去选择他们的问题,同时,可以对他们的学习要求相当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