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变化。

主要有:

1.内容的变化。例如《小马过河》(三册)课后有一道作业是“分角色朗读课文”。有位老师改为另一道作业题:“想清楚:老牛和松鼠怎样回答,才会使小马听明白?小马妈妈说:‘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这话对吗?(不是什么都靠自己去试才会明白的,有些是绝不能去试的) 然后,重新编说小马、老牛、松鼠、小马妈妈的话。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 这情趣作业弥补了教材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提高了思维质量。此外,不要连续做同类内容的作业(如抄写、读书)也属内容的变化。

②.形式的变化。例如第五册基础训练 3 第一题:“读读写写,注意每组里带点的字的读音。”可在“写写”后加一句:“每组字不相同的偏旁用红笔抄写。”抄写的工具有了变化,学生会增加兴趣。同是抄写,可归类抄,选字抄,自选抄,限时抄等;同是读书,可轻声读、大声读、集体读、自由读、跳跃读、选段读、分角色读、轮流读等。还有听、看、读、说、写各种作业方式交叉进行,也属形式的变化。

③.要求的变化。除了增加激励性的要求外,还要多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弹性要求”。例如,组词可提出“尽可能组多几个”,造句可提出“造 1—3 个句子,由你决定,多造对一个,加 10 分”。有位老师设计 ABC 三级作业由学生自选,一级比一级的要求高,但是,学生的作业兴趣却比以前提高,结果,大多数学生最终都积极争做最高一级的作业题。

④.参与办法的变化。例如,设计的作业,学生参与的办法,可以采用个别练、小组练、抽签练、挑选练、自荐练、推选练、同桌练、集体练等等。老师设计使用作业时,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坚决改进“尖子”独霸课堂的弊病。还有一种参与办法,就是打破历来作业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程序,由老师提出作业的范围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这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好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情趣作业,是学生很好的“我要做好作业”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