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堵”的艺术

在阅读教学中,“导”和“堵”应是相铺相成的。既要注重点拨诱导, 讲究“导”的艺术;也要注意堵漏塞流,强化“堵”的机制,提高课堂效益。

堵即控制,也就是控制学生思维,将学生思维的涓涓细流纳入有效的思维流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古人有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教学思维本身具有随意散漫、多元幅射的特性, 课堂上瞬息万变,学生随时会有所领悟、联想、发现;也可能产生困惑、迷茫、偏解,提出一些与教学联系不大或毫无联系的问题,致使课堂枝蔓芜杂,流量散溢。如不及时堵住散乱的流向,容易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进退维谷,课堂效益就会大大降低。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请看一位老师教

《南辕北辙》(小语第六册)时的片断:(师先交代本节课学习任务:揭示寓意,体会理解。)

师: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如果方向错了,条件越好,就越达不到目的。

生(1):这个故事不合理,那人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不是成功了吗?

师:(点头赞许)请你再说具体些。

生(1):自然课老师讲过,地球是一个圆球,寓言中的那人如果一直向北走,两年多后就能到达楚国了。

师:你怎么算出来的?

生(1):赶马车按每天平均走 100 里,地球一圈八万里,正好两年零两个月时间走完。

师:你真会动脑筋。那么,地球上有高山、江河,马车怎能通过呢? 有什么办法?

生(2)用潜艇!

生(3)不!用飞机!

⋯⋯

(课堂上小手如林)

这个教学片断的问题就在于:教者只顾发散求异,未能及时实施“堵” 的决策、顺着学生思路“导”,致使教学思维流向改道,违背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时间去半,任务却未能完成貌似热闹,实为无用。

所以,施教过程中,教者的思维导向应始终指向教学目标,否则思维训练就会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尤其当学生思维变换方向、误入歧途、有悖教学目标时,要及时“堵”住,并根据反馈信息,适时诱导,使学生思维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一次公开课上,有位老师在读讲“立安在家里, 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我”(小语第五册《小交通员》)这一句时,有一学生举手发问:“妈妈去小便,立安也跟着吗?”这是一个十分荒唐可笑的提问,怎样对待这突如其来的提问呢?这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面带笑容)你怎么会想到提这个问题的?

生(甲):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她,是讲立安寸步不离跟着妈妈。那么妈妈去小便,他不也跟着吗?

师:大家想一想,立安为什么要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妈妈?

(生纷纷举手)

生(乙):立安跟妈妈是看妈妈怎样干革命,要学点干革命的本领。生(丙):立安跟妈妈是想要帮妈妈干点工作,减轻妈妈的负担。 生(丁):立安跟妈妈是给妈妈站岗放哨,保护妈妈的安全。

⋯⋯

师(转向学生甲)现在你想想看,妈妈去小便,立安要不要跟着? 生(甲)(摇摇头)不要!

这里教者“堵”住了学生思维的旁支,(回避话锋,其实是“堵”) 顺路归引,把学生思路拉回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试想,如果让学生在课堂展开对“跟”还是“不跟”的大讨论,就会显得庸俗不堪而没有实在意义了。

课堂上类似这位同学的提问是“家常便饭”,教学流程也因之常常“断流”、“决口”,思维流向必然是在摇摆中行进。教者就需要发挥“堵” 的机制,借助于有声的语言,去把握学生无声的思维潜流。断流时导,漫

溢时堵,导堵并重,导堵并进,灵活变通,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伴随教师讲授的“旋律”,弹奏出探索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