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业的过程
下面,仅以独立解数、理、化习题来加以说明。
解题一般要经过五个环节:审题——寻找解题途径——题解的表述—
—验算——归纳总结。(1)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所谓审题,就是对所要解决的题目,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反映。这是在感知题目的基础上,在头脑里进行一系列思维活动的结果。在审题过程中,要分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题目的基本结构,这样,才能对题目形成清晰的映象。
由于题目的性质、难度不同,审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如果题目结构比较简单,用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比较熟悉,则审题过程是简缩的。反之,如果题目结构复杂,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又不熟悉时,或者在以后解答的过程中不断出现障碍时,审题过程常常是扩展的,并且与后继过程反复交错进行,这时审题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般审题的方法和思路是:
①认真阅读,明确题意。审题时,要达到明确题意的目的,必须认真阅读全题,做到读通读懂。阅读题目时,可以先通读全题,了解全题的含意。然后再进行细读。细读时要分清题意的层次,分清全题讲了哪几层意思。对不懂的和关键的地方要反复阅读、仔细推敲。
例如,今有含 Ca2+、Cu2+和 Ag+三种金属阳离子的稀溶液,现要求分别得到这三种元素的沉淀物(即每种沉淀是一种金属的化合物)。供利用的试剂只有碳酸钠、盐酸和硫化亚铁,并且不得加热。写出简要的逐一分离沉淀的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仪器和化学方程式)。
经通读上题可知,本题只有一种稀溶液,其中含有三种阳离子。本题求解的实质是分离沉淀,而不是分析鉴定。本题包含二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三种金属阳离子要变成不溶于水的金属化合物;第二层意思是三种不溶于水的金属的化合物不能同时出现,而应逐一分离。弄清了题意,抓住了关键,才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此题可以先从“逐一分离”着手,根据题意,挑选合适的试剂按一定的顺序加入稀溶液中,使得金属的化合物一个一个地以沉淀析出。
画草图是把题目形象化,帮助我们弄清楚题意的有效手段。如,物理学中的运动学习题、电磁学习题;数学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平面几何题、立体几何题,等等,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②分析题意,找到“因”、“果”。在弄懂题意的基础上,要通过分析找出题目中的“因”和“果”。“因”是题目给的条件,“果”是要求的内容。掌握所给的条件和明确要求的内容就是审题的目的。条件是解题的依据。有的条件很明显,一看就知;有的却是隐蔽条件,要通过分析才能揭示。审题时,必须认真分析已知条件,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努力挖掘隐蔽条件。有时,能否找出并利用题目中的隐蔽条件,往往成为解题的关键。
例如,在题目“解方程 + = 0”中就隐含着条件:
X2-5X+4≥0,X-4≥0,利用这一隐蔽条件,方程极易求解。如果按无理方程的一般解法去解,则要繁琐得多。
解题中有一条重要经验:当题目解不下去的时候,应该回头检查一下是否遗漏了条件。例如,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边长是整数,并且周长的数值等于这个三角形面积的值,求三边的长。
设三边长为 a、b、c,则有
a 2 + b 2 = c2 ①
ab
a + b + c = ②
2
两个方程怎么能求三个未知数呢?解不下去了,能不能再列一个方程?不能了。怎么办?赶快回头检查是否充分利用了已知条件。原来,“边长是整数”这一条件还没有用上。
于是,由②:c = ab - a - b ③
2
将③代入①得:ab-4a-4b+8=0,
即a = 4 + 8
b - 4
因为 a>0,b>0,且都是整数,所以,b-4 只能是 1,2,4,8。从而求出三边的长是 6,8,10 或 5,12,13。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出发点。如果通过审题,对题意真正明确了,对题目中的条件真正找全了,对条件和要求的关系真正弄清了,那么,就可为寻找解题途径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如果不是这样,就请记住杰出的美国数学家和教育家 G·波利亚的告诫:
“没有理解问题之前,不要着手做问题。” (2)寻找解题途径
寻找解题途径是解题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是在审题的基础上,通过题目的类化来实现的。所谓题目的类化又称题目归类,是指学生把当前的题目归入同类事物的知识系统中,以便理解当前的题目,其目的是想从已有的知识系统中找到解决当前题目的途径。具体地说,就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相应概念、原理、公式和法则来明确题目的性质,找出解决题目的方法。
(3)题解的表述
在找到解题方法后,将解题付诸实践,按照题目的要求,从已知到未知,从现象到结论,把解题的思维过程合乎逻辑地表达出来,这就是题解的表述。
题目不同,书写表达的格式也不尽相同。但表达的基本要求是一样的: 作图准确,层次分明,言必有据,精练简明,步骤完整,合乎规范。(4)验算
学会正确验算,不仅能检查解题结果正确与否,提高判断能力,还能通过对解题的反思,培养严谨、周密的思维品质。
验算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 一看“题”,即检查审题是否有错?
二看“理”,即看解题过程中,运用概念是否有错,运用公式是否有错,推理是否有错。
三看“数”,即检验运算是否正确,但也不是简单地重做一遍,那样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由于“惯性”,原来算错了,还是会算错,不可靠。最好的办法是根据题目特点,调换角度进行检查。
四看“式”,即看解题格式是否有错?步骤是否完备。(5)归纳总结
解题后的归纳总结是很有作用的,既可加深对原题的印象,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拓宽解题思路,探索解题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一般地,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对解题进行归纳总结:①总结解题经验;
②寻找一题多解,多题一解;③更正错题,从错误中学习。
让我们记住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教授的话:“如果念了书, 做了习题不想一想,做过算数,这同样也不可能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和掌握数学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