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思维起始于问题

鲁宾斯坦在把思维描述成能动性过程时,强调指出,产生这一能动过程的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即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人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因为,作为过程的思维是人同客体的不断的相互作用。每一个思维动作都在改变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引起问题情境和课题的变化,而任何这样的变化又会引起思维的进一步运动。可见,思维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可导致对人所面临的问题或课题的解决。问题性是认识不可分割的特征。它反映的不仅仅是认识者的主观状态,而且,问题与问题情境的存在客观上受世界上现存东西的无限性和一切现象的相互联系的制约。所以说,正是世界万物联系的无限性构成了问题性的本体论的基础,而思维则从认识的问题性中得到了自己的本源。由此可见,思维通常确实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但是,思维的这种效应恰恰是从他固有的本性中产生的。所以,如果不去揭示思维的本性,而把思维归结为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就意味着根据思维所产生的效应来实用主义地给它下定义。为此,我们必须看到,正是处于普遍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中的客观世界的不断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能动过程的动态的本性,并由认识的这一本性中产生了作为间接认识的思维起始于问题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