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班级授课制的改革
编班制课堂组织形式从 16 世纪起在西欧一些国家开始尝试,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奠定理论基础,到 19 世纪开
始大规模地推广,它已有 300 多年历史了。编班授课制在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做出了过去历史上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不曾做出的贡献。也正是因为如此,至今它仍被广泛地采用,并且在许多国家还续继显示出它的生命力。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暴露了局限性。
班级授课制这一组织形式,总的看来,今天还未过时,尤其对我国国情来说,决不容轻易否定。这一方面由于它有充分的教学论的根据,它的优越性还未发挥得充分;另一方面,即使到达这一步,也还有一个未立不破的问题,在确保教学质量不会降低而会提高的教学组织形式未找到之
前,也不能仓促从事,这是有历史教训的。
但是,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趋势来说,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越来越暴露, 而它的优越性则相应地减色了。同时,较好地改革它的条件也比过去更多了。这至少可以提到这样几个方面:1.世界范围的新的生产和科学技术革命,提供了新的历史背景和强大动力;2.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3.教学论本身又有新的飞跃发展;4.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不自今日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可使我们吸取前人的积极成果,避免前人的错误,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西方在上世纪后半叶已经开始怀疑、批评班级授课制的缺点的时候,而在东方,在我国,它还是刚刚露头的、崭新的、进步的东西。至于今天,在大城市的重点中小学里,已经强烈地感觉到班级授课制束缚了师生的手脚,不能更好地施展他们的身手才能,而在广大县镇农村乃至中小城市的一般学校里,还不能满足班级授课制的某些基本要求,还应切切实实地将它做好。这种时间、空间或历史、地理上的极大不平衡性, 过去认识不够,造成盲目去改或坐视不改等局面。这些历史经验教训,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要改革班级授课制的主张和相应的实验,其名目和种类,花样繁多,不胜枚举。尤其在西方,稍稍有点设想和动作,就标榜为某某新体系、新方法,许多是不负责的。有的名目相同,其实小异, 有的名称不同,其实说的是一回事。但是,其中也不乏严肃郑重的人物和学说,某些主张尽管尚有争议之处,但很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过去我们学习苏联教育学时,为了坚持班级授课制,把它们一律斥为错误和荒谬之谈,今天看来不完全是科学的态度。
纵观历史上和现实中对班级授课制的各种改革主张和实验,尽管纷繁杂陈,使人眼花缭乱,但有两点是可以把握并用来作为我们观察分析的线索的:第一,都是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而发的,都是从这样或那样的方面,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去企图克服它的局限性的。具体到某一种主张和改革方案,则是以克服某一种局限性为其主要着眼点和主攻方向。第二, 都是针对班级授课制基本结构的三个方面:“班”、“课”、“时”提出异议,只不过各自的侧重点互有出入罢了。
近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儿童之间在智力等天赋条件方面确实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还是很大的。这些差异有的是表现在综合智商方面,更多的则是表现在智能的类型方面。英国一个调查统计材料: 在传统的文法学校里“高能”与“低能”儿童之间测验分数相差 150(83O~ 680);在技术中学里高低也相差 150(810~660);在综合学校里高低相关甚至达到 200(740~540)(见英班克著(《中等学校的成败》1977 年版 7~8 页)。当然,一个人的智力条件在一生中由于各方面的影响是会发生很大变化的。
但编班授课制都不考虑儿童之间的智力差异,不考虑不同儿童掌握知识的快慢和兴趣动机的不同。而从儿童的“平均情况”设想出千篇一律的教育,强求他们齐步走,这种不符合儿童客观实际的做法,其结果是使能力低的儿童得不到特殊帮助,致使他们中的一部分在困难面前渐渐束手无策,产生厌学情绪,成绩越来越差,以至于留学或辍学;而能力强的儿童, 则无法充分发挥潜力,旺盛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学习进度只能被限制
在中等水平上。这就造成了旱涝不均的人才浪费。
正因为如此,在班级制发展的过程中,批评和改革活动一直时起时伏地进行着,推动着它不断地向前发展。远的不必说了,单说 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美苏争霸的需要,世界性的课程改变运动发展起来了,同时,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活动也越来越高涨, 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和成果。
就课堂组织形式说,影响最大的要算是分组教学和开放教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