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串连

如果串联还考虑到对十九世纪后半期世界上的三次社会改革进行对比,为了节省版面和时间,最好课前制出一表格(见表)

十九世纪后半期俄、日、中三国改革

俄国

日本

中国

名称

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时间

1861 年

1868 年

1898 年

生产力

资本主义缓慢发展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改革派

亚历山大二世的国家

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无实权的皇帝维新派

反对派

贵州受益

天皇支持倒幕派、大名归附

那拉氏、荣禄拥军权政变

结果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

资金、劳力、市场

独立地走上发展资本主

义的道路

百日维新失败不久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这种横向串联的内容,教师可先制成教具,串联讲授时展示出迅速地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调动学生的脑、眼、口、手的积极性。教师的着眼点在引导,学生的着眼点是联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统一。这“导”和“想”的过程,也就是在阅读、思维、联想中进行教育,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显然,串联讲授打破了原章节体系,按某一问题、某一事件、某一制度、某一国别(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行纵向的或横向的串联。这种串联,就是史实的重新安排组合,使归纳、综合、对比、分析有机结合。教师这样讲课可避免上课平铺直叙、枯燥抽象,又克服历史的“过去性原则”,串联使史实一次次在课堂上再现。传统教学的纵向或横向的串联仅限于导入新课,扩大了导入新课的内容和方式,串联内容可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串联内容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当教师把分散在各章节的点的知识一次次在课堂上反复出现时,加强了记忆、理解,克服了历史因时间流逝、人物亡故、地域变化、事物终结而产生的每一节课都发生大量人物变换、地域迁移、事件更新的问题。这种方法符合教学的巩固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