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三法
学生进入中学后,作文上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明显。在作文差的学生
中有不少学生数、理、化,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在内,成绩都很理想,而单单作文成绩不佳。这一现象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中,多半只注意作文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作文心理。调查表明,在作文成绩不好的学生中,有 70%左右的学生存在心理上的障碍。这些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头脑中出现的第一个信号就是“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从而形成了对作文的排斥心理。
中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形成,一般分为企盼、尝试、受挫、排斥四个阶段。
学生在学写作文之初,都希望写出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文章,这种企盼心理是写好文章的动机。学生正是带着写好文章的强烈愿望开始迈出写作的第一步的。起步阶段,部分学生比较顺利,扬起风帆,登堂入室。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由于缺乏写作兴趣等原因使得文章语言无味或结构松散或平平淡淡,总觉得文章不好作,形成写作心理障碍,从而导致对写作的排斥心理的产生,这是初学写作者的通病。语文教师要根据心理障碍的形成过程,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首先,激发写作动机和写作激情。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一些具有写作才华的学生,无不具备强烈的内在动机。他们从不把作文看作是一件苦差使,而是一种自觉的要求,专心写作,乐此不疲。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兴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引发起写作兴趣是克服写作心理障碍的前提。
引发写作兴趣应采取激励机制,即引发写作激情,它是兴趣的诱因。激情可以直接引发写作冲动,并伴随以灵感的涌现和思绪纷呈。郭沫若在福冈图书馆看书,突然受到诗兴的袭击,于是他在石子路上“赤着脚踱来踱去,索性倒在地上睡觉,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妮,去感触她的皮肤,接受她的拥抱”他在那种状态中受到诗的推荡、鼓舞,终于写出了名诗《地球,我的母亲》。因此,没有激情很难写出文章,特别在在临考前的状态下,有了激情,才有一气呵成的文章,所以古人云“情动于中而辞发”。
其次,要因材施教,不要过高地要求学生,要循序渐进,由低到高逐步深入。如果一个学生连续两篇没有把作文写好,教师就要引起注意,务必保证在写第三篇时,使该学生写出较满意的文章来。因此,教师在布置作文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学生是否有话可说,又要考虑学生能否写好。一次作文如果有 25%的学生对自己写出来的文章不满意, 那么这次作文就应该看作是失败。
最后,作文评阅标准的判定,应是以纵向为宜,不宜横向比较,这样便于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即使横向比较,也应把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放在首位,避免学生产生悲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