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循环组实验

循环组实验又叫软组实验(交叉实验)。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件可

3、循环组实验 - 图1以不相同的组作为实验的对象。实验分两期进行。在第一期实验时,两组分别同时施加不同的实验因子,在取得各自实验效果后,再进行第二期实验。在进行第二期实验时,只要将实验因子作相互交换即可,同样测得第二期实验各自的效果。最后,再根据二期实验中每个实验因子所引起变化的总效果加以比较。其工作程序是:

(“ ⇒ ”表明实验一组实验过程,“→”表明实验二组实验过程)比较方法是先分别求得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进行两个不同实验因子试验后的效果,然后将各实验因子实验的总效果加以比较,作出判定。

例如,某教师采用甲、乙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

力作研究。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初试的平均成绩分别为 69 和 61 分。一组先施加甲教法,二组同时施加乙教法,其它条件不变。三个星期后进行复试 1,实验一组是 75 分,实验二组是 70 分,获得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在

施加甲教法和乙教法后的实验效果分别为 6 分和 9 分。紧接着进行第二期

实验,把实验一组的 75 分、二组的 70 分看作是第二期实验的初试成绩, 一组施加乙教法,二组同时施加甲教法。其它条件仍不变。三个星期后再进行判断推理能力的测试(复试 2),实验一组得 89 分、实验二组得 80 分, 从计算中可知,实验一组施加乙教法的效果为 89-75=14(分),实验二组施加甲教法的效果为 80-70=10(分),再把施加甲教法和乙教法的两次效果分别相加后进行比较:(9+14)-(6+10)=7(分),结果乙教法比甲教法的效果要高 7 分,说明,在培养学生判断推理上,教法乙要比教法甲更好些。

随着实验因子的增加,循环实验的组数相应也要增加,这样才能达到“轮流”重复实验的目的。但要注意合理安排实验因子在各组实验中的先后次序,避免因前后次序处理不当而产生的系统误差。若有三个实验因子, 可按下表的方式进行:

重复顺序

实验因子组别

1 次

2 次

3 次

1

2

3

这样做不仅每组先后都进行了三个实验因子的实验,而且每次都是三个因子同时施于不同的组别。

在循环实验中,由于各个实验因子的实验次数增多,可以增加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另外,在采用这种实验方法时,不要求受试组的条件完全相等,也不考虑各种无关因子的干扰。所以,比前两种方法更准确,实验效果更好,可信度也比较高。不过该种实验的组织要分期进行,所以实验的

周期比较长,组织工作比较复杂。

在具体应用时,可视实验课题、实验对象和实验条件等,恰当地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