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联系式。

这是一种把知识勾连贯通加深推广的方式。用这种方式作结,教学显得自然活泼,常用的方法有首尾联系,新旧知识联系,课内外联系等等, 以下分述之:

  1. 首尾联系。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头、中间、结尾常常环环相扣、步步相连。因而,收尾就必须与开头的导语呼应,并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比

如在讲《荔枝密》时,导语是:“大家很害怕蜜蜂,因为它能蛰人,蛰了人很疼痛。那么,我们能不能因蜜蜂蛰人而在心里贬斥它呢?为此,我们看一看散文家杨朔同志对蜜蜂的认识过程是怎样的吧!”收尾时我们是这样与之呼应的:“学习了《荔枝蜜》这篇散文,使我们深受启发,作家对蜜蜂的认识是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其最终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蜜蜂蛰人是它的防卫本能,正因为如此,方显出它的个性和力量,也才显得可爱。更可贵的是,蜜蜂能够酿蜜,为人类作贡献,精神崇高。因而我们要爱蜜蜂,更要向那些像蜜蜂一样酿造生活的人学习。”这样,照应了开头,前后贯通,把教学推向高潮时即嘎然而止,学生沉浸在对蜜蜂一样的人的敬仰之中,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意义。

  1. 新旧知识联系。

在新课结束时,把与此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讲解,“温故而知新”。比如在讲《六国论》结束时,就再一次提到《过秦论》;讲《论积贮疏》结束时,再一次联系《过秦论》和《六国论》,让学生在“温故”中理解“积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讲《过秦论》结束时,引出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文章,让学生理解“论”、“说”这类文章用记叙、描写蓄势, 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的表现技巧。此法对语文这种“螺旋式”学科的教学来说是十分适宜的。

  1. 课内外知识联系。

就是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视野扩大到课外,用课外来弥补课内的不足,从而增加学生知识的容量。如在讲授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后,又介绍了作家的《一个官员的死》、《胜利者的胜利》、

《万卡》、《第六病室》等小说的梗概,使学生了解契诃夫创作题材广泛的特点。讲了莫泊桑的《项链》后,联系生活作结,让学生把玛蒂尔德与自己所见所闻的人加以对照,从而进一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