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课堂激情八要

中学生富于幻想,充满激情。既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也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轻率蛮干的弱点。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有利的激情,控制消极的激情,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

激情,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说,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然而是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出人意料的强烈刺激物所引起的。激情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激情能激发人积极向上,克服困难,去夺取胜利。它往往与冷静的理智、坚强的意志等心理因素相联系,并且是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支配下,在克服艰险,攻克难关,对敌斗争中显示出正确行动的动力。

消极的激情往往表现为对肌体有害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冲动行为。在这种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通常会缩小,会被引起的激情体验的认识对象所局限,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会减弱, 情绪会发生畸形的波动。这样,就很难约束自己的行为,很难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和后果。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指导,再加之意志力薄弱,就会出现盲目、烦躁、歇斯底里等的情绪状态,而做出事后非常后悔的行动。这种消极激情对人、对己、对事业都是有害的,必须给以控制。现在,一时冲动,铸成大错,在青少年中并非鲜见。

为了减轻学生课堂上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各种能力,近年来有许多教改实验和项目出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系列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形式,纷纷进入寻常课堂,倍受师生青睐。其态

势令人欣慰。然而,任何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的推广,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都并非轻而易举。实际中“弄巧成拙”的事常有发生。不善于控制学生的激奋水平就是一种表现。

对课堂上学生的激奋情绪失控,其不良后果:一是容易分散或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二是容易使学生疲劳,过度兴奋之后,自制能力相继减弱,思维质量下降,影响剩余部分教学内容的传授,甚至危及下一节课。三是耽误课堂时间,影响课堂秩序,个别学生的离奇反应还会引起哄堂大笑,给教师的组织教学带来困难。四是使学生在思维和学习上形成不良习惯。我们说创造性思维就是要能提出一些与众不同、新鲜的看法,但这种“与众不同”、“新鲜”,是有其合理性和可能性的。如果让学生单纯追求新奇,而不考虑可能性与可行性,就会形成空想、幻想的习惯,与创造思维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可能造成一些学生仅对表面上活跃的课堂形式感兴趣,而对教学内容望而生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这种所谓的愉快教学便徒有虚名了。

所以,控制好学生的激奋水平,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是维持学生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也是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愉快教学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激奋程度控制在最佳水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