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的思想性操作

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教学过程是一个“传道”与“授业”同步进行的教书育人的过程。这是因为:一是教学总是为社会政治和经济服务的;二是任何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方法论基础上,渗透着一定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因素的;三是教师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教学态度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深

远的影响。因此,教学的思想性不仅是社会政治所决定的,而且是一条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在思想品德上受到感染,而且要善于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道德和情感教育因素,通过生动、形象、贴切的语言,把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教学语言的思想性,不仅包涵在语义中,同时还体现在语言的音调和语气上。同样一句话,运用不同的音调和语气,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有时甚至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字、词、句的选择,而且要注意恰当的音调、语气等表达技巧的运用,以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又要授之以德,而不能“纯知识”的传授。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不失时机地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更不能有任何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发表与党中央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相悖的言论。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以情绪上的支持,多用一些有激励、期待, 对学生起滋润、温暖作用的积极语言(如格言警句、富有哲理的成语等), 不用那些带有命令、训斥、威胁、中伤、怀疑、尖酸刻薄,有损学生自尊心的消极语言。在神圣的社会主义讲坛上,要杜绝污言秽语,粗字脏话等语言糟粕。教师要做学生语言美的表率,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用“谢谢”、“请”之类的礼貌语言,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使用文明礼貌语言的习惯。一位小学教师在讲《小壁虎借尾巴》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从哪里看出小壁虎借尾巴时讲话是很有礼貌的?”孩子们纷纷回答:“小壁虎借尾巴每次说话都用‘您’,很有礼貌”,“小壁虎走的时候都跟他们告别说‘再见’”,“小壁虎借尾巴都要问别人‘行吗’?”⋯⋯教师最后总结说:“对,小壁虎说话和气,都是用商量的口气向别人借尾巴的,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