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悬念”可以设计在一节课的结束前,以利保持学生的探索 兴趣,使智力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中,为传授新知奠定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形,由于学生缺乏对新课的予习, 教师不得不占用时间去重讲旧知,以利过渡到新知,因而影响了新知的讲授进度。预习不普遍的重要原因是在结束旧课时,教师仅对知识内容进行了一般总结,忽视了知识内部的相互关系,匆忙布置课后练习、预习作业。这一程式化教法,使学生感到乏味,被迫接受预习新课的任务,失去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新旧知识的“交接点”,认识设计新

颖别致的疑问——“悬念”对在吸引学生预习新课方面的特殊作用。

我们知道,教材内容一般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结构在一起的,因而单元与单元,篇目与篇目之间,都有其内在联系,它们之间好比一根链条,环环相扣。旧课的结论往往是打开新课的钥匙。如果我们在结束旧课时,不仅仅满足于对本课的小结,而是在找出本课与下一课的知识“交接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个“悬念”,于平淡处起波澜,平坦中见突兀,就能把学生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使他们自觉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这时无须教师强调,学生都会自觉的去重温旧知,预习新课。

有位物理教师在讲运动中的物体摩擦力问题时,抓住物体运动速度与阻力关系这一关键,在结束一般课文时,他没有简单地小结原理、公理、公式,而是紧扣运动物体的惯性原理,设计一个“悬念”。他说:“同学们,这里有一个杯子,上面盖着一块塑料板,板子中间搁着一枚硬币,现在我要求用一只手在抽出塑料板的同时,让硬币掉进杯中。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在一片叽叽喳喳的言论和跃跃欲试的气氛中,他却宣布: “现在下课,下次课专讲这个问题”。这里教师并没有强调学生预习,但给学生留下了“悬念”,埋下了激发思维的“引火线”——解开这个谜的决窃在哪里呢?使学生对这个“谜”即感到有趣而又难以马上回答,从而产生了希望进一步了解有关知识或结果的需要,自觉去预习新课。为给下节课教学创造条件。当授新课时,教师就迅速从解开上节课留下的“谜” 入手,此时,你已用注意这根很细的丝绳,把学生的思路牢牢地拴住了。这时过渡到新课,就比一般常规办法自然得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深刻得多。这就告诉我们,在结束旧课时,要恰到好处地设计一个与新知相关联的“悬念”——新的疑问(它要是旧知的结论,又是打开新知的钥匙), 才能无形中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新的探索活动,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