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操作
教师用语言进行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激发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主动地随着教师的语言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在共同的思维活动中,懂得道理、掌握规律。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 教师一面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课题,一面激发学生动思考它,探求它,使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启发引导下,沿着教师语言逻辑和思维顺序,一步步地探求真理,寻求答案,获得真知,从而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智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即是说,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是一种单向的简单传授和灌输,而是通过富有启迪、暗示、点拨、引导性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产生内在的自我学习要求与愿望,焕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陶行知先生在一次报告中别开生面地把一只公鸡抱上讲台,周围撒些米,强捺着公鸡的头让它吃米,可鸡怎么也不吃。但人一旦放手走开,公鸡便自动而贪婪地啄起米来。由此,他联系到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何等重要!有些教师为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常常把现成书本结论硬“喂”给学生,其结果适得其反,而且养成了学生学习上的惰性。教师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还要求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和语言表达形式,把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重在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对那些可以自然地顺理成章得出的结论,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提问、活泼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表述;对那些较为复杂的深层次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层层“阶梯”,通过丰富生动的课堂双边活动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步步入深。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当是教学方法、语言艺术的创造与提高。要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一种磁力作用,把学生全身全地吸引到课堂教学的意境中来,通过一个又一个悬念,将学生引入“困而学之”和“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启发式的教学语言,不仅涉及到教师语言的基本功,而且也是教学艺术和组织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讲课语言的启发性,即在用语上要处处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独立地去获取知识。即,通过教师的“讲”,诱导学生的“想”。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提问,善于使用启发性谈话法,多问那些须动脑筋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愤”、“悱”的状态。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讲《孔乙己》时是这样开头的:“⋯⋯鲁迅先生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孔乙己》这篇小产写的是悲剧性的人物。悲剧往往令人泪下,而《孔乙己》读后,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它究竟是怎样的悲剧呢?” 这种开篇讲法,与传统的程式化教学是迥然不同的。这三个丝丝入扣的问题连续提出,就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思维处于沸腾状态;接着, 又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为学生开拓思路:继之又用自己的感受点出《孔乙己》的悲剧特色,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兴趣。教师还要善于诱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设置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方式,用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去推导知识,以保证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