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教师设疑为学生质疑的方法

导入课文、布置阅读思考题、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教师布置的题目、师生共同讨论思考题、老师归纳,这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课堂结构。这种结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利于组织教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

第一,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每个学生因其生活经历、认识能力、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角度等的不同,会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对同一篇课文提出各种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往往会被教师忽略而对学生来说却极为重要。布置了阅读思考题无形中将学生的思路归入了教师既定的轨道,学生在阅读时就只顾思考、准备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无暇旁顾其他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学完一篇课文以后,学生常常再也提不出别的问题的原因。

第二,它不利于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常常是疑。过了这一番以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非常清楚地说出了读书从“无疑” 到“有疑”再到“解疑”最后达到“无疑”的过程。教师预先设计好了问题,是学生还“未知有疑”时就强加给“疑”,抛掉了“无疑”、“有疑” 这两步而直接进入第三步“解疑”。长此以往,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减弱。

第三,它不易使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活动过程和思维轨迹。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能从中发现其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可以即时地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也就难以发现心理活动过程和思维轨迹,渐渐地师生之间就难以沟通思路,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四,它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的课堂结构,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思考老师的问题,然后再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答案。长此下去, 他们终将变成知识的接收器和贮存器。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变教师设疑为学生质疑,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南京师大附中谢嗣极老师以《景泰蓝的制作》教学为例,设计并总结了以学生质疑为主线的课堂结构:

第一步:在阅读课文前,让学生先看景泰蓝实物,要求学生观察仔细、能够看出景泰蓝的一些特点。

第二步:就“关于景泰蓝的制作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这一问题让全班同学踊跃提问。现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调整为:①景泰蓝的制作工序如何?②景泰蓝的胎为什么用铜制作,用其他材料是否可以?③为什么叫景泰蓝?④景泰蓝的花纹是怎么加工成的?⑤景泰蓝为什么以蓝颜色为主?⑥景泰蓝除了花瓶外,还有些什么别的形式?⑦景泰蓝的表面如此光亮是怎么加工成的?⑧景泰蓝制作的历史如何?⑨景泰蓝值多少钱一个?

(这个问题问得不是很严密)⑩我们学了景泰蓝的制作以后,自己会不会做?(11) 叶圣陶写了此文会不会造成泄密?(12)景泰蓝制成花瓶,为什么没见人往里插花?(13)造这种东西有什么用?(14)景泰蓝制作的前景如何?(15)最值钱的景泰蓝是哪一个?在什么地方?(16)景泰蓝的制作首先是由谁发明的?这些问题可以粗略地分成三类:一类是学生读完了课文就可以立刻回答的,如第一到第八个问题;一类是学生灵活地掌握了课文, 教师再稍加启发就可以回答的,如第九至第十一个问题;一类是难以统一答案,但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的,如第十二至第十六个问题。

第三步:即从“有疑”到“无疑”。由谁来完成这一步?是教师还是学生?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孟子所说的“道”就是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得之”,即学生提出的问题,力求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教师不要急于帮忙。因此,应先让学生打开书本阅读课文。对以上提出的十六个问题,凡是书上给以明确答案的,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回答。

第四步:解决问题。将问题回答的先后顺序略作调整,使之与课文的内容相吻合,然后要求学生按调整后的顺序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完整的再让其他同学补充。结果证明:每一类问题(问题 1~8)同学们都能较准确、完整地回答;第二类问题(问题 9~11)学生经过讨论之后, 也能得出较为满意的答案。对问题九,同学们在讨论之后,一致认为其价格与花瓶的大小、工艺的粗细、所花的劳动时间有关;对第三类(问题 12~ 16)问题,应让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有一定的道理即可。除了问题十五大家无法回答外,其余的问题同学们都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比如对景泰蓝的制作首先是由谁发明的这一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 意见逐步趋向一致,认为这恐怕不是某一个人发明,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