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馈的需求律
人们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希望知道它的效果。对于教学中的师生来说, 教师希望知道的是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评价和要求,学生希望知道的是自己学习效果和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无论从教师还是从学生角度来看,都需要来自对方或其他方面的反馈信息。这就是反馈需求律。
我们知道,在课堂中老师希望看到学生聚精会神的姿态,渴求知识的目光、会心的微笑,也就是希望看到瞬时正反馈。正反馈使得教师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更加热情地去从事教学;教师的情绪又反过来感染学生, 使得学生信心倍增,更加努力学习,学生在听课时对教师传授的信息会发布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他们希望知道教师对自己的答案、新奇的想法给予鼓励称赞,给以正反馈,并且越是低年级,这种需要正反馈的心理活动越是强烈。学生对待作业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不给学生批改作业,学生得不到再反馈,或者“×”改得太厉害,得不到正反馈,学生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快,下次作业就拖沓潦草甚至不交或不做。
上面已经说到,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渠道是众多的,所以一些教师并不觉得自己具有需求反馈信息的强烈欲望。而这一点对于从事广播教学、电视教学的教师就不同了,这些教师由于得不到反馈信息就采取通信、询问、监听等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地猎取短距反馈信息,其焦急心情溢于言表。而学生也与此相似,学生需求再反馈的心理通常是难以得到满足的。其原因是学生人数多,而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短矩反馈信息作出评价,这无疑使一部分的学生的再反馈欲望受到压抑,是十分可惜的。但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估计到反馈信息的不同情形,不同类型,并且设计好这种可能出现的类型进行再反馈。对于超越教师想象的反馈信息,也应及时加以评价和鼓励。另外,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对反馈信息进行评价。例如,叫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下边做练习。这时,老师不能只就板演的两名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再反馈评议,而应趁学生板演的时
间尽可能多地巡视其他学生的练习,一面收集更多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对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公开评议相结合。这样很多学生得到了直接的再反馈,其他学生也因为老师的公开评议而得到再反馈,个别有超乎常规的反馈信息也受到鼓励或疏导。这样,就使绝大多数学生再反馈的欲望得到满足。
目前在很多地方推广的电影教学和录像教学,优点是能充分利用视学器官展示各种实物和图形,增加信息发布量,缺点是违背反馈需求律,所以无法取代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