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教学艺术

教学既然是一门艺术,教师就必须掌握和运用这门艺术,以取得教学的成功。

我们知道,教学目的就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传授给下一代,使之转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培养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因此,教学无疑要遵循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以及表达方式的规律性、原则性,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接受科学知识的对象是人,而且是思想感情富于变化、道德品质处于可塑、知识水平期待提高的活生生的青少年儿童。他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点,可谓千差万别。这种教学工作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就决定了教师使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的模式,不存在整齐划一的不变的规格,适用于一切特定教学环境和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是不存在的。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每个教师都可以采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完成; 同一教学班级、同一问题行为,由不同的教师去处理,就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例如,一个学生违犯了课堂纪律,教师甲可能用目光去制止,教师乙可能通过表扬守纪律的同学给以暗示,教师丙可能会当众斥责,教师丁可能干脆不理,继续讲课⋯⋯。教学活动总是受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以及教学技艺的影响的。这种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灵活性、技巧性和个性,可以说就是教学的艺术。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必须讲究艺术性,才会收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学如果不与艺术为伴,就会走进狭窄沉闷的死胡同。教学活动包含着多种因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师、学生、教学手段等,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要协调、组合好教学过程的中诸因素,演奏出成功的教学乐章,教师必须独具匠心,发挥创造性,讲究高超的教学艺术。总观我国许多特级教师成功的教学,其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艺术性, 体现出遵循规律和发挥独创性、灵活性的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心灵与理智、智慧与热忱、科学与感情、方法与技巧、原则与灵活的结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内在学习积极性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