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板书的阶段性操作

系统论的原理告诉我们,板书活动呈动态结构,其实施过程有一定的方式和阶段排列。

阅读教学中,板书活动有机有序地介入各课时,能成倍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比率。因而教师在备课中精心构思的板书,在实施过程中要体现要先后有序,轻重有别。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板书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讲读课文“一般地说,可以按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板书活动一般亦可以依此教学流程来设计和实施,并体现其阶段性。

具体地讲:

当教学进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时,板书应突出课文“写了什么”。

这一阶段的板书要围绕教学目的,呈现出重点或难点,建立起文章框架。当教学进行到细读课文,“部分地”理解时,板书应突出课文是“怎

么写的”。这一阶段的板书要紧扣重点或难点,由文及段,由段及句,由句及词。

当教学进行到由部分到整体,进一步有的放矢地精读课文时,板书应突出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和“这样写的好处”。这一阶段的板书,要突出重点或难点,上下贯通,纵横沟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概括推理。

如《伟大的友谊》一文,叙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创造马克思主义的四十年中,互相关怀,亲密合作的事例,赞颂了他们建立在共同革命目标基础上的伟大友谊。

本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中侧重于读的训练,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鉴于此,在三个教时的教学过程中,分别设计和实施这样三幅板书, 收效较好。

第一阶段(第一教时)

课堂板书的阶段性操作 - 图1

第二阶段(第二教时)

课堂板书的阶段性操作 - 图2

第三阶段(第三教时)

课堂板书的阶段性操作 - 图3

上面所谈的是板书分布在三教时中的三个阶段,旨在强调板书活动应该具有阶段性。其实,一个教时里的板书活动也应注意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