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注意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此类问题从内容上看,大多是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要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提问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布鲁姆把教学提问归纳为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理论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六种模式,不管那种模式的问题大都要形式多样,如填空、辨别、选择、简答、论述等。形式单一的提问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所提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所提问题没有启发意义,或属可有可无,或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无须思考就能回答。为此,教师在提问中要循循善诱,贯彻启发性。教师必须明确:提问不等于启发式,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力,例如,有位数学教师的提问就做到了这一点。

这位教师教圆这个概念时,一开头就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 同学们觉得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教师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方说,做成三角形、四边形等?” 同学们一下子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它们无法滚动!”教师又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教师画隋圆)同学们开始茫然,继而大笑起来:“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就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教师进一步发问:“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至此,教师自然地引出圆的定义。

启发式提问,不仅要求学生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且要使学生知道这个答案是怎么来的,使学生经历一次获得结论的过程,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常常这样提出问题:“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得出结论的?”这都是启发学生讲求思维过程,从思维过程中引出结论的好方法。赞可夫曾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出了一道“7+7+7+4+7=?”的题,让三个学生去完成。结果第一个学生依次相加,第二个算法是 7×4+4 得 32。第三个是 7×5-3 得 32。虽然三个学生的得数都对,但赞可夫下结论说第三个最好。因为他把其中一个 4 当作算式中一个并不存的 7。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在看学生回答问题结论的同时,要讲求回答问题的过程,注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