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脱角色挫折的方法

所谓角色是指个体于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在群体中的地位与身份。在学校里师生员工各据一定位置,分担各不相同的工作职务,我们就说他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但很少有像教师那样要担任如此之多的角色。在教学中,学生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对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有各种不同的要求与希望,期待教师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权威性角色,如知识的传授者、智力裁判、学者与教学专家、纪律纠察等; 另一类是心理性角色,如榜样(崇拜、模仿的对象)、替罪羊(学生消极情绪的发泄对象)、代理父母、朋友、心理医生(理解并帮助学生疏导内心痛苦) 等。教师处于内容如此广泛的角色期待的焦点上,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自身角色的认识难免滞后。教师一般对于权威性的角色认识比较明确,因为这些角色与自己的本职联系紧密,容易把握,而对源于学生深层心理需求的心理性角色的认识,则往往落后于学生的期待。同时,教师也会受自身的知识经验、教学能力、个性倾向、情绪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把角色认识及时、有效地转化为角色行为。当教师的角色意识(包括行为) 与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发生脱节或冲突时,往往就会诱发心理挫折。每个人在社会实践中,行动上遭受挫折总是难免的。但行动受挫之后,由于各人对它的认识与态度不同,因而导向于心理挫折的速度和强度也会完全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在遭受行动挫折时应自觉进行心理自我调节与控制, 调整活动目标和行为方式,追求主观和客观的能动统一,以缓解甚至消除可能产生的心理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