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超解答距:
问题跃度太大或要求过高,超越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和解答能力。如“100 元存入银行,年利率 6%,到年后利息并入本金,经过几年后,本金
变成 133.8 元?”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师试图加速学生的发展,这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问题只是去发现符合于每个阶段的有些什么知识,然后用有关年龄阶段的心理结构所能吸收的方式把它传授给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发问、作答、要讲究“解答距”就是皮亚杰指出的知识传授“所能吸收的方式”的具体体现。
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材,运用不同的“解答距”,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是十分重要的。低年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时候,应从回答一个词开始,逐步引向用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中高年级的新课教学,注重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计相应的问题, 促使知识迁移;学生在接触陌生的概念、定律时,也有必要用适当的、全体学生都能接受的问题、解答,以理解定义、定律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这时候,“微解答距”、“短解答距、的问题是需要的。在新课教学中从“微解答距”转入“短解答距”,在练习课和复习课中再转入“长解答距” 和“新解答距”。这样,从知识,智力引向创造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要面向群体学生,要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现状与目的的差距。因而,教师的发问,引答,必须把握“解答距”的尺度,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实际和心理结构,用不同的级别的解答距或随时调整解答距,驾驭不同程度学生的“答问”,进行“因材施教”,无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和热情,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一般说,“零解答距”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泛解答距”问题适用于中上程度学生回答,再经教师指点,进行“有序”整理, 形成
2 3 5 8
知识网络。如上面例子:“ 5 、 7 、 11 、 21 这几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特
点?”从回答中可以引出“最简分数、真分数、分数单位、分小互化、分数值大小比较”等一系列概念,但对中下程度学生,就应该调整为“微解答距”的问题。如“比较这些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由于有具体的问题意图,中差生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比较,一下子进入概念的“临界线”——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比分母小(不管是奇偶或互质),
3
也就是分数值都小于 1,从而引出“真分数”概念。再比如:观察 3÷5= 5 =3∶
5”,对概括能力强的学生提“长解答距”的问题:“从这个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对中差生只能是“短解答距”的问题:“从这个等式中,你
看到了除法,分数和比中各部分数有什么关系?”“新解答距”的问题, 需要创造性的探索,交替运用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解答方法由一般到创新,让低差学生先进行一般方法的解答,由高能学生进行突破创新,促使学生思维“拾级而上”,从“流畅”、“灵活”进入“独创”。
把握问题“解答距”的尺度,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紧密相关。当学生处于情绪高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时,必须因势利导,加大“解答距”, 把思维引向深入;当学生情绪低沉,呈现惊奇、疑或或回应不力时,应审时度势,果断降低问题的“解答距”,继续激励学习热情,以保证教学程序的顺利进行。“超解答距”的问题,一般课堂教学不宜使用,但在课后酌情酌量出现一点,让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去研究,是可能也是必要的。这样,让所有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我们提倡“弹性作业”, 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和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绪,完成不同“解答距”的问题,以“所能吸收的方式”,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