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要有严谨的系列

提问设计要体现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凡要求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提问,一般不宜单兵作战,需要围绕一个“训练点” 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的内部联系,或并列,或递进;或归纳,或演绎; 或众星托月,或追本溯源。都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没有琐屑、零碎,东一锒头、西一锤子之嫌。这种“问题链”能揭示作者写作的思路,体现教师教学的思路,打通学生学习的思路。这种“问题链”都具有较大的容量。大至举纲提要,统率全篇;小的也能解决某个段落或课文某个方面的阅读要求。这种“问题链”放得开,收得拢,纵看如行云流水,横看则灵活多姿,是师生匠心独运,共同设计的结果。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语文教学中精心设计许多“问题链”,就达到了上述理想境界。如教读《驿路梨花》一

文,他通过一个由起始提问、后续提问、归结提问(共 8 个小问题)组成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剖析了文章的人物与事件,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要写作特色,收到了“三问契全篇”的最佳教学效果。

有的提问设计,虽然单个看起来都有具体目标,但付诸实施却并不理想,同样是这些提问,一经重新组合,情况马上发生变化。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提问序列是否严谨的问题。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①“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句中的“纹丝不动”指什么?②邱少云为什么在烈火中纹丝不动?③邱少云是怎么纹丝不动的?④邱少云为什么能在烈火中纹丝不动?⑤“纹丝不动”一词与上文有什么联系?

在讨论这一序列时,有的认为②和④差不多,保留其一即可;有的认为①和⑤重点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与词在文中的作用,可提前或置后一并出示;有的则认为原序列是种较为严谨的组合。这三种说法到底谁更科学? 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发现②和④的显示形态虽只一字之差,但它们所确定的目标却是迥异的。联系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择取课文有关原句,便可对

②作出回答,而对④则必须在理解了课文、系统把握了邱少云的一系列外表之后才能回答。无疑④将在②的基础上揭示出比②更深一层的蕴义。去掉②,不易得出④;去掉④,势必降低得出②的价值。再看①和⑤,①解决词语本身的意义问题,⑤则解决关键词语与前后内容的关联问题,它俩处于不同的范畴,处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上,不能随意并列。解决了①,方可贯通而下,①只能提在前;弄清了①—④,才可迎刃而解⑤,⑤只能置于后,不能轻率换位。原序列配套成链、组合严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符合教学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原理。当然,这里的严谨仅辖定在设计领域,具体实施时,还得抓住出示每一提问的最佳时机,必要时可以生发些小问题加以辅助引渡,从而使整个系列能生动而稳妥地实现其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