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复式教学课堂提问十九戒

一戒:“是”或“不是”的简单答案。

二戒“对”或“不对”的笼统表态,哄堂回答。 三戒只提问“尖子生”或中等生,不提问后进生。四戒问的问题含糊或有歧义。

五戒越俎代疱。鉴于复式教学中“动”的时间有限,在提问时,凡遇到有一两个学生答不准确或答不完整时,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六戒教师不置可否,不作评价。如对于学生的回答,既不说对,也不说错,而是让别的学生再说,或只用教鞭一挥:“你坐下”。

七戒提的问题难度太大,忽视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超过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和知识水平。

八戒不能借助提问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不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究的愿望。所提问题应具启发性、引导性、深究性、趣味性。要常思“好的提问标准”。(日本教育界曾用两年时间专门讨论“什么是好的提问”,结论为“好的提问标准”就该具有五个特点:

①表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②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

③能激发学生的欲望;④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目标;⑤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自省。——这一“好的提问标准”可供我们参考。)

九戒过多地、不恰当地、琐碎地提问。它会影响复式教学过程中各项目标的实现,干扰动静搭配的课堂教学的进程,特别是会影响自动作业

(“静”)的那一部分学生的学习。

十戒追求“小手如林,对答如流”的表面热闹。在问题肤浅,缺乏思考价值时,最易出现这种表面热闹场面。

十一戒热衷于要求学生迅速回答,忽视有时需要反馈具有“滞后性”。在一般情况下,要求反馈迅速,但对某些具有深究性、总结性、发挥性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采用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推理等方法,深入地进行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复式课堂提问时,应学会运用“延时反馈”,而不宜以“即时反馈”去取代它。

十二戒教师的提问思路不清晰,不能够将学生带入作者的情感和思路中去,教师的“教路”接不通复式班学生的“学路”与作者的“文路”, 以致造成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

十三戒提问不能跟教学进程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学科(复式课常有语、数异科搭配),应采用不同的问题类型,例如变述型,归纳型,演绎型,比轻型,分析型,想象型等,以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材。

十四戒复式课堂教学“静”时“不提问”。如在备课时只备“动”而不备“静”,在“静”时随意性强,教师往往强调忙于讲课而变“静”为让学生“静坐”。

十五戒复式课堂提问不给时间讨论,争辩,不重视培养复式班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六戒“动”中提问不注意时机,导致降低复式课堂直接教学效率。十七戒忽视复式班学生的口语训练和普通话训练。

十八戒先点学生姓名,后提出问题。十九戒借提问题,惩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