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注意量力性
问题提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提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提问的难度要求,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此外,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知道从哪“提”,向谁“提”,防止出现提而不动,启而不发的局面。
启发性提问是为一定教学目的服务的,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开而弗达则思”、“思维,永远是问题开始的”。所以课堂上要启发思维,提问是手段之一,读书贵在有疑,有疑问就有了思维的钥匙和起点。因此教师要巧妙设问,题目典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深度广度和新颖度。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示知欲望,促使他们在紧张而有趣的思维活动中去寻找答案,索取新知识。针对性就是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问内容深浅不一。如果是以检查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目的,提问学习较差的学生为好, 借以督促学习或调动积极性;若是以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目的,则提问学习中等的学生为宜;假使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性问题,应提问学习好的学生,这对本人是激励,对旁人是辅导或引起思考。当然对于学习上自悲、胆子小的学生,题目要更容易一些,以提高他们回答提问的勇气和学习的信心;对于骄傲自满的学生,要用难度稍大一点的题,教育他们克
服傲气,认真思考。总之,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课堂接受”的心理(如兴趣、理解、记忆等)不同,学生性格不一样,所以提问的难度和方式(如口述或报书)也应不同,这样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