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型研究
从 1970 年春开始,以美国联邦政府的教育局为中心,展开了雏型运动。这是支撑 CBTE 运动的。在教学模拟方面进行了先导性研究的克鲁克香克对雏型下了这样的定义:
“所谓雏型,是教育过程中可以看到的在教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的‘原始记录’。它运用教学论,以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等领域中的适当的概念,去解释这种现象,并且解决问题。”
作为雏型现象的“教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有:课堂教学、班级经营、学科管理等等,除了主要在课堂里发生的现象外,还有学校经营、家长、教师会活动等课堂之外产生的现象。而创作、利用得最多的雏型, 是课堂教学,尤其是有关教学行为的现象。
响应联邦政府教育局的号召,在一些大学进行了有关雏型的研究。例如,科罗拉多大学以伍德利为首,抽出了课堂教学中有关师生相互作用的重要概念,编制了雏型。雏型的教材使用幻灯片和录音带。在美国,已经制作的雏型多数以 16mm 软片为基础,关于一个主题的雏型的长度,以 5~ 10 分钟的居多。
作为雏型编辑 16mm 的软片和录像带,可原封不动地应用于 CBTE 的教师教育的计划中,但在教学行为的研究中,要加以改造。多数是改变叙述的方式,根据一定目的,将其中的教学行为加以适当的分类、编码,使用各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图一是旨在使这种行为范畴化的指标, 而构成的坐标系的一例。这样,将雏型用于教师教育的计划的开发和教学行为的研究,称之为“雏型研究”。
图 1 行为范畴化的坐标系
社会
家庭
环境,情境同班同学
班级
教室
认知领域
·教学行为·情感领域
师生相互
技能领域
作用的类型·课堂中的管理、运营方面的行为
·有关个人,社会发展的行为
发展阶段
那么,雏型研究的思想背景是什么呢?
第一个指出教师教育的训练中雏型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是史密斯(B.O.Smith)。在教学行为(教授行为、学习行为)的研究中,采用雏型研究的背景,可举下述几点:
①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师与学习者的相互作用,也包括同整个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处于极其复杂的关系之中构成的。⋯⋯而教育实习生和缺乏经验的教师,只是漠然地看待教师,对于各别的教授行为、学习行为及其关系,要理解它们的意义,发现问题,那是极其困难的。在这方面,如果着眼于有关的理论及其重要概念制成它的雏型,而且根据各自的情境加以适当的解释的话,它的意义和问题,就容易理解了。就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了。
②教学行为,在观察教学的各别的时点上,是瞬间就从观察者的视野中消失的。单凭记忆和测验加以再现,要充分地进行分析研究,是困难的。在这一点上,雏型有许多长处:在进行教学研究中,言语行为,非语言行为,均可以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数据。
③一般说来,在教学行为这一类复杂而微妙的,而且视觉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中,主要用语言去表达它,是有困难的,有限度的。因此, 实习教师即使接受了有关教学行为的理论性阐述,要把它的内容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结合起来,是极其困难的。利用雏型,可以期待克服这一类困难。
④在微型教学中业已揭示,提供示范性的教学技巧的熟练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图象,以及用录像摄下实习生的教学,然后放映,加上评语,让学生观看,对于掌握教学技巧,有极大的效果,这种方法叫做造型。其效果谓之“造型效应”。关于造型效应的研究是雏型运动的一个重要领域。
⑤教学机器的性能提高,使用这些教学机器的教育工学手法的发展, 也是促进雏型研究的一个背景。它为开展雏型研究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雏型运动推动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行为的研究,尤其是教学行为的范畴化研究。弗兰德斯的范畴系统,是由师生双方共十种言语行为的范畴构成
的。该系统是用来向教学观摩者(教育实习生)揭示师生相互作用的教学效果及其课堂气氛的影响而开发的。范畴的数目少,分析的手续简便,适于教育实习生应用。不过,由于范畴化只限于言语行为,而且范畴数目少, 把它用于教学分析时,其应用范围还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