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武昌实验小学的考试改革实验

1、从有利于全面打好基础出发,改革考试的内容。

“考什么”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标准。过去基本上是按照课本“就事论事”考一考不可能反映出真正的质量,更不利于全面打好基础, 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指示后感到改革考试内容是一个重要问

题。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几个结合:

第一,将“双基”和智能结合考查,以启迪学生的智慧,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一年级数学一道试题:“先想一想,再接着往下写,”题目下有三组数 6,8,6,10⋯⋯15,13,11,⋯⋯3,6,9⋯⋯ 学生在完成这道试题时首先要进行分析判断:这三组数有什么共同点,怎样按照题目的要求“接着往下写”。这种将“双基”和智能结合考查的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而且有观察、思维、表达及各种其他能力的考查。

第二,将记忆和思考结合考查,促使学生改进学法,提高学习能力。如《赵州桥》(语文课本第六册)一课要求学生背诵第二、三两段。考试的题目是:“读了《赵州桥》的二、三两段,你知道桥是什么样的?请用书上的语言回答。”学生光会从头背到尾是不行的,他们必须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哪些是写桥的样子的,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回答,这就综合考查了他们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于实践的能力。

第三,将知识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结合考查,以加强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如自然课的试题:送动物回家,即按照软体、爬行、哺乳、节肢等分别归类(试卷上画有各种小动物),学生不仅要知道各种不同类别的动物的特征,而且还要有实际辨别的能力,进而做到按属性归类。

第四,将本学科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考查,以加强各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要使学生从小知识结构就比较合理,各科基础比较扎实,不出现偏科的现象。在命题时,根据教材将各科知识相互渗透,综合考查。如历史学科的试题:《春秋》和春秋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在改革考试内容方面,注意到了以上几个结合不能失掉“依据大纲, 凭借教材,掌握年段要求”这一带有根本性的原则,考试内容应该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

**2、从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发改进考试方法。**第一,取消期中考试,加强平时考查 “先领导统一认识,后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下,取消了期中考试,

加强了平时考查。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正确地评估学习质量, 这项工作分三个环节来进行。

日常考查。这项工作由各科教师本人负责。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查。如自然学科中的养殖试验,小科技小制作等都得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进行考查。平时成绩考查的记分可用百分制,也可用四级制(优、良、中、差)来表示,期末计入总成绩。重点测查。这项工作由教研组负责。根据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可在

学完某一部分或某一章节后进行重点测查。这项工作没有统一的时间,由各科根据教学进度来安排。重点测查的记分方法和前面一样,在期末计算总成绩时也要纳入。它和前面日常考查的成绩综合起来,占总成绩 40%。期末考试,这项考试由教导处负责。依据各科教学大纲,凭借教材,

按照本学期(或本学年)的要求,由教导处在统一的时间内统一出题考试, 并拟出可供参考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此项记分占总成绩 60%。

第二,注意考查效果,变革考试方法

怎样进行考试,可以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和考生成绩的好坏。为了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得分比较合理,比较接近他

们的实际水平,该校在探索中,做到了以下几个结合:

各种形式结合。如填空、释义、选择、判断、改错、问答、实际操作等等。各种题型结合起来考试,可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有题可做,有分可得,有才能可施展,而且所花的时间也不太多。特别是对于差生更为有利。对于教师来说,在这样试卷上所取得的数据和资料也较全面、可靠,真正体现了“考试是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检查自己学得怎样” 这一精神。

课内外结合。如数学的测量,绘制统计图表,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的考查等都可以在课外进行。

考试和考查结合。在保证学生有精力学好主要学科(语、数两科)的前提下,可以对教学计划中开设的其他学科采取考试和考查两种方法。如语文、数学以及历史、地理,采用考试的方法;对音乐、体育、美术以及思想品德等学科则采取考查的方法。要进行考试的科目可以打印试卷,语文、数学按排在一定时间里进行,其余的科目则不一定要统一安排时间, 有需要动笔的,如体育基础知识的考试,也必须从简,而且是随堂进行。

第三,试行免试制度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各方面的才能都会毫无保留地显示出来, 这是小学生的特点。有音乐方面的,有体育方面的,也有学习方面的,对于这样一部分同学应持什么态度呢?学校认为应该肯定,应该鼓励,应该宣扬,以保护、扶植这些可贵的幼芽。所以在改革学校内部的考试工作中, 同时试行免试制度,表彰学习优秀的同学,推广他们的学习经验,他们草拟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条例,试行免试制度。

附:

免试生条例

对象:四年级以上的学生。

范围:①语文,数学两科;②可单科免试,也可双科免试(根据该生学科成绩决定);③免去学期末的考试。

条件:从一年级开始连续三年语、数学成绩均在 95 分以上的,其余学科均及格,思想品德好,体育合格的,均可免试。

评定手续:①班级同学推荐;②任课教师同意;③教导处批准。

上述工作在每学期进入复习阶段进行,名单一经确定后,由教导处张榜公布,以资表彰和鼓励。并召开免试生座谈会(在其他同学考试时进行) 请他们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