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调谐”艺术

一般艺术均无互激互生的现场“共振”现象,唯有教学过程中“教” 与“学”之间能产生和谐“共振”效应。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调谐” 技艺——比较精确地测度学生信息的接受量,使教师输出的信息与学生接受信息的频率相等,从而达到“谐振”目的。因为学生感知信息的心理过程具有外显性,可通过他们的语言、姿态、表情、眼神、手势等表露出来, 所以当学生感知、理解比较顺畅甚至心领神会时,不仅可在其赞同、肯定的语言上得到印证,还可在语言以外的其它信号上流露出来,表现出满足、欢欣、激动的神情。学生的反馈信号实质上是学生知、情、意的外显,由此,根据学生各种外显反馈信号所负载的信息量从整体上测度是一条基本原则。但也应当注意另一方面,人类在适应性生活中形成和发展了一种隐藏自己真实心理的能力,如果不加区别地以学生假反馈信号(如不懂装懂或明知故问等)去测度学生的信息量,必将与教学实情相悖。因此,要善于运用心理相容原理,着眼于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使学生敢表真情, 敢吐真言,作出真实反馈的情境。同时还应当注意语言和听觉是关系教与学能否“谐振”的最大影响因素。因此,教师的语言务必准确、清晰,同时做到抑扬顿挫、缓急有致、刚柔相济,不断激起语感和美感,使学生如坐春风、浮想联翩,这种“充满爱情”的语意不断掀动着学生的心扉,使得教师恰像一个高明的指挥家,时刻调动着学生思维的活跃、合拍,于是伴随着智慧的火花一起降临。